對警報的判別和論據
美國國防研究所研究員馬科夫比喻當時的形勢,已扣住左輪手槍的扳機,只等開火的命令。
這位專家認為,俄羅斯總統同意進行核還擊,已授權總參謀部根據有關導彈飛行的信息采取必要步驟。幸虧俄羅斯軍人很快確信,火箭向北飛去,離開了俄羅斯邊界,才沒有采取危險的措施。
他說,但是,不清楚俄羅斯將軍是在幾分鐘內自已決定進行反擊,還是需要將最終決定再上報總統。
據挪威方面的資料,火箭從安島發射幾分鐘后,三個俄羅斯預報站就報告了火箭的飛行情況。預報站把警報信號發往莫斯科。
總參謀部發布了導彈進入準備狀態和啟動自動化系統的命令。該系統通過帶有核密碼的黑皮包使總參謀部、國防部和總統之間保持密切聯系。 美國眾議院一位議員說,俄羅斯人險些啟動核按鈕——只差1分鐘甚至30秒。如果作出這個決定,5分鐘后導彈就會騰空而起。
俄羅斯軍人險些采取行動有兩點論據:
第一,他們的確可能把科研火箭當作“三叉戟Д-5”導彈,這是北約國家最危險的導彈核武器。
第二,俄羅斯認為這枚巨型導彈有可能攜帶預計在北極地區的水面和冰面上爆炸的核彈頭,擔心敵人用巨大的磁力使俄羅斯指揮中心的電子系統失靈。
這場災難總算是避免了,但它留給了人們思考。人們又想起了過去的美國與前蘇聯建立的“減少核危險中心”,也許這確是一種防止核失誤肇禍的措施。
挪威火箭“射向俄羅斯”
非核系統的事故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