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恩重做實驗
費米本來是一個非常細致、一絲不茍的人。他的同事們給他起了一個外號,經常稱呼他“教皇”,意思是說,他總是正確的。但畢竟一貫正確的人是沒有的。費米確實比別人細心、冷靜。他在自己家里安裝“風斗”時,也要計算一下“通風量”,然后決定尺寸大小,結果發現還是算錯了,通風量差了一倍。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
在進一步的實驗研究中,實驗事實更有力地沖擊了費米等人的錯誤論斷。
1938年,伊倫·居里和沙維奇,從鈾的被轟擊的產物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化學性質和鑭完全相同(后來證明是周期表中的57號元素鑭一141)。伊倫·居里發表了他們的成果論文。但是他們并沒有弄清楚鑭是從何而來。
可是,偏見使哈恩甚至連人家發表的論文也不屑一讀。斯特拉斯曼讀完這篇論文后,馬上意識到居里實驗室揭示了核反應的一個新問題,這與過去已知的核反應完全不同。他連忙跑到哈恩面前叫道:“你一定要讀這篇報道!”哈恩仍然漫不經心,不愿閱讀。于是,斯特拉斯曼便向哈恩敘述了文章的精華。這個如同驚雷的消息使得哈恩連那根雪茄煙也沒有吸完,把還燃著的煙丟在辦公桌上就同斯特拉斯曼跑到實驗室里去了。
于是,一連幾天甚至幾星期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實驗室里,重復著用中子射擊鈾原子核的核反應試驗。他們經過精密的分析終于也發現,獲得的核反應生成物并不是和鈾靠近的元素,而是和鈾相隔很遠,而且原子核比鈾要輕得多的鋇。這是他們過去萬萬沒有想到的。他們對此感到莫名其妙,無法解釋。這本來是一個奇跡,可是這些創造了奇跡的人,當時誰也不知道自己已經創造了奇跡。
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對于自己的發現,思想上一直處于矛盾之中。他們是化學家,有熟練的化學分析技巧,因此對于這種核反應所產生的生成物深信不疑。但另一方面,從過去的物理學觀點來看,又感到似乎不大可能。用中子射擊元素周期表上最后一個元素,怎么會產生元素周期表上中間位置的一種元素呢?距離太遠了。能把這個結果在眾多的原子核物理學家面前公諸于世嗎?會不會因此得到取笑而有損于自己的榮譽呢?于是,他們以很謹慎的措詞,作了下列結論:“我們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鋇的特性,作為研究化學的人,我們應當肯定,這個物質不是鐳,而是鋇。毫無疑問,在這里不能假定它除了鐳或鋇以外,還會是別的什么元素……然而,作為研究核物理的人,我們不能做出這樣的論斷,因為這樣的論斷與核物理過去的實驗是相矛盾的。”
原子核會分裂?
梅特納姑侄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