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約與北約的對峙
研究冷戰史的軍事專家現在獲悉,當年如果外交和威懾的手段失敗,在歐洲將突然爆發一場戰爭。北約可能在數周內就被擊潰。這是從1990年柏林墻拆除、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解散以后落到西方手中的一些珍貴的地圖、演習計劃以及軍事報告中得出的結論。
雖然許多秘密材料已被銷毀,西方專家從柏林東部施特勞斯貝格市的前軍事司令部整理出的2.5萬份文件中,仍然看到了華約如何差點把冷戰變為“熱戰”的一幅驚心動魄景象。
他們發現華約發動突然襲擊的能力比西方預計的要大得多,他們還發現盡管華約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這種襲擊可能一開始就帶有核戰的危險。在標明“機密”的前蘇軍演習地圖上,前東德的西部邊界沿線寫著“戰略限制和戰術核打擊行動”,北約在聯邦德國的軍事設施上布滿紅色的火箭和炸彈的記號,表明已被核武器摧毀。北約在布魯塞爾的總部,即今天簽署“和平伙伴關系計劃”的地方,不僅被紅色的火箭擊中,還被進軍的箭頭橫掃而過。
華約集團軍隊的嚴陣以待,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17萬民主德國軍隊可以在2小時內發起進攻,大大超過北約指揮官的預料。海軍艦只在l小時內可以出航,而預備役師在2天內即可組織好。德國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說:“我們驚訝地發現軍隊和整個東德社會是如何地處于緊張的備戰狀態中,85%的軍隊保持著全天的戒備,即使在周末也是如此。最快的甚至可以在45分鐘內開始行動。”
華約部隊對北約具有很大的數量優勢,如坦克是5.3萬輛對2.22萬輛,大炮是3.6萬門 對l.06萬門,裝甲車是2.36萬輛對0.62萬輛,并且華約的實際數目還大大超過他們在報告中提供的數字。
根據大部分的文件分析第三次世界大戰逼近的最危險時刻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那時政治形勢高度緊張。
朝鮮戰爭中的核彈計劃
以色列的殺手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