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哺乳動物的最新發現
華裔美國古生物學家羅哲西博士最近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報道了1985年發現于中國云南祿豐的一種只有小拇指尖大小的生活在1億9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的哺乳動物,并把它命名為“全頭獸”,意思是“完整的頭部”。全頭獸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小的哺乳動物,它的發現使古生物學家對早期的哺乳動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我們知道,恐龍在6500萬年前從地球上絕滅,從那以后哺乳動物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并最終進化出了我們人類。哺乳動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體表被覆毛發、體溫恒定,以及幼崽靠母乳哺育。此外,哺乳動物還具有向年長者學習生存經驗的能力。
盡管全頭獸身長不到12毫米,體重僅有2克,但是它已經具備了上述這些哺乳動物的特征。這樣的推測根據于對其頭骨的研究,全頭獸的中耳骨與下頜骨是分離的,這是從爬行動物進化到哺乳動物的一個重要環節。此外,與同時代的其它動物相比,全頭獸的相對腦容量更大,這就意味著它的腦更發達,這在動物進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羅哲西認為,腦的增大很可能是促使中耳骨與下頜骨分離的重要原因。他指出:“哺乳動物耳骨和頜骨的某些變化很可能在全頭獸出現之前就已經完成了,而全頭獸的出現意味著耳骨與頜骨的最終分離。全頭獸是與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同時存在的一種原始哺乳動物,可以說它是人類的遠親。當然,全頭獸并不是我們的直系祖先。”
在1億9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恐龍家族的龐然大物們也許并沒有注意到指尖般大小的全頭獸的存在,但是1億多年以后,恐龍家族的絕滅卻為全頭獸所屬的哺乳動物家族打開了爆發式進化的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