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萬馬戰蝗蟲
蝗蟲對莊稼的危害極嚴重。在舊中國,人們把蝗蟲與洪水、干旱相提并論,稱它為“蝗災”。蝗蟲中最厲害的一種叫飛蝗,常常成群結隊地遠距離遷飛,它飛行迅速,可不停斷地連續飛行幾十個小時,它一次能飛幾百里,高度可達二千米以上。飛蝗在天空中象烏云一樣、黑壓壓的一大片鋪天蓋地而來。一落地后就像機槍似地,嚓!嚓!嚓!轉眼工夫,成片綠油油的莊稼就被啃吃個精光。在我國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就記載有八百多次大的蝗災,使六七百萬農民流離失所,四處逃荒。其中蝗災嚴重時還會引起戰爭。1942年河北省黃驊縣一帶的蝗蟲不僅把莊稼、蘆葦吃得一干二凈,連糊在窗戶上的紙亦吃得精光。一群飛蝗竄進農民屋里,竟然咬破了孩子的耳朵。在中國的史書上經常用“赤地千里,寸草不留”等詞句形容蝗災。農民有這樣的歌謠痛斥蝗災!
“蝗蟲、蝗蟲,象條兇龍,兇龍一過,十家九窮。”可想見蝗災之厲害。一個大的蝗群每天可以取食160000噸食物,同樣數目的糧食可供800000人食用一年。
據報導,1978年初一場嚴重的蝗災在非洲之角發生。起初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區出現了五十多個蝗群,這些饑餓的蝗群隨著季風,越過紅海進入了埃塞俄比亞、索馬里;此外,還有二十六個蝗群越過印度洋飛到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另一種蝗蟲叫沙漠蝗,是非洲和亞洲地區一種經常性的禍害,所到之處,各種綠色植物一掃而光。一平方英里的蝗蟲每天可吃掉十四噸糧食,每個蝗蟲每天吃掉的食物相當于本身體重的二倍。1957和1968年非洲就曾四次遭受沙漠蝗的侵襲。
1946年一群飛蝗降臨在摩洛哥國土上,復蓋面積達幾十平方公里,所到之處綠色皆無。計算機計算結果表明,這群蝗蟲約有50萬噸重,要1000個火車皮才能裝下。世界上最大的一次蝗蟲飛行是1889年一批沙漠蝗飛越紅海,其散布面積達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上海面積的86%,據估計約有2500億只蝗蟲,總重量達508000噸。在東非有人觀察到一群蝗蟲排成高30米,寬I500米的陣勢前進,經過9個小時才全部通過。1779年南非蝗蟲殃及3,200平方公里,被大風吹落的死蝗高達1米,長80公里。1972年我國山東發生蝗災,使700萬人流離失所,四處逃荒。借助風的作用,蝗蟲一天可飛行80公里。在它們停下來進行生殖前,要飛行幾千公里的路程。
為了查明蝗蟲的飛翔能力,澳大利亞發明了一種雷達。能偵察出大群蝗蟲夜間在五十公里至八十公里內的集結情況,并根據天氣的變化測出蝗群可能對某地的侵襲,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一個蝗群往往有十幾噸到幾十噸的蝗蟲。
為了對付這種害蟲,東非各國正互相配合、密切協作、建立組織、召開會議、采取各種措施,向受害國提供滅蟲工具和藥劑,并采取聯合行動,監視蝗蟲動向。這些措施對控制和消滅蝗災取得了一定作用。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