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森嚴的社會生活
絕大多數的昆蟲是單獨生活(獨居)的。但在昆蟲中,也有一些是真正過著社會生活(或稱社會性生活、群居生活)的。最著名的要算蜜蜂、白蟻和螞蟻了。社會生活的標準應當是:它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過著集體生活,大家庭的成員有不同的品級(型)和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維護群體生活,繁衍后代。
為什么社會性昆蟲分工如此明確呢?有些人認為這是它們的本能;但現在更多的人則認為是由于它們各階層成員之間存在著“食物互惠”的關系。以蜜蜂為例,蜂王在產卵前,工蜂把蜂房打掃得干干凈凈;蜂王在產卵時總有很多工蜂照料它;蜂王休息時,工蜂輪流喂養它;當蜂王在巢中行走時,巢內其他蜂都給它讓路,如此等等。可能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幾萬只工蜂對蜂王如此尊重,順從,并為它效勞呢?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蜂王本身能從口器中的上顎腺分泌出一種特殊物質,這種物質遍布到蜂王全身,工蜂喜歡這種物質,井經常在蜂王身體上甜食。這種物質可以阻止工蜂卵巢發育,同時還具有指揮工蜂行為的功能,使蜂群內形成不同階層。這種物質就是“女王物質”,實際是一種激素,也稱為行為調節激素。經分析發現,這種激素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人們進行人工合成試驗已獲得成功。白蟻和螞蟻的蟻后也能分泌這種物質。關于社會性昆蟲的行為調節激素,目前還只是有些了解,對其本質和調節機制仍在進行研究。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