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睡蓮 |
炎炎夏日,清風徐來,碧波蕩漾,一叢叢美麗的睡蓮輕舞花葉,形影嫵媚,好似凌波仙子,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不禁聯想起“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飄忽若神,凌波微步!钡裙湃说脑娋。
睡蓮為睡蓮科睡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子午蓮、水浮蓮、水芹花等,花葉都浮于水面,葉圓盾形,葉面綠色,葉背紫色,花有白、紅、粉、黃、藍、紫等色及其中間色,花期6—8月,每朵花可連續開放4—7天,凋謝后才逐漸卷縮沉入水中結果。由于其花葉俱美,花色豐富,花期較長,所以向來深為人們所喜愛。
 |
睡蓮 |
睡蓮屬植物的學名NYMPHAEA源于拉丁語NYMPH,意為居住在水鄉澤國的仙女,在古希臘、古羅馬,睡蓮與中國的荷花一樣,被視為圣潔、美麗的化身,常被作供奉女神的祭品。在新約圣經中,也有“圣潔之物,出淤泥而不染”之說。
古埃及則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栽培睡蓮,并視之為太陽的象征,認為是神圣之花,歷代的王朝加冕儀式,民間的雕刻藝術與壁畫,均以之作為供品或裝飾品,
睡蓮在園林中運用很早,在2000年前,中國漢代的私家園林中就曾出現過它的身影。在16世紀,意大利就把它作為水景主題材料。由于睡蓮根能吸收水中的汞、鉛、苯酚等有毒物質,是難得的水體凈化的植物材料,所以在城市水體凈化、綠化、美化建設中倍受重視。
睡蓮大多近午時開放,傍晚閉合,所以曾有詩人這樣寫道:“不要誤會,我們并不是喜歡睡覺,只是不高興暮氣,晚上把花閉了,一過了子夜,我們又開放得很早,提前歡迎著太陽上升,朝氣來到!
睡蓮大部分原產北非和東南亞熱帶地區,少數產于南非、歐洲和亞洲的溫帶和寒帶地區。目前,國內各省區均有栽培。睡蓮根狀莖可食用或釀酒,又可入藥,治小兒慢驚風。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