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毛烏素沙地的東北緣,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地理位置39°29′37.6″N,110°11′29.4″E),海拔高度:1300 a.s.l.,處于一個多層次,即包括大氣環流系統、氣候、地質地貌、土壤、植被與自然地帶、生物區系、產業與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復雜生態地理過渡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敏感。但近兩千年來,尤其是近50年來,毛烏素沙地荒漠化非常嚴重,是我國北方主要的沙塵來源之一。同時,該區目前是我國最大的能源基地,礦區的開發產生了更加嚴重的環境問題。長期監測溫帶半干旱區灌草生態系統,揭示生態系統及其環境要素的變化規律及其動因。主要研究方向是長期監測溫帶半干旱區灌草生態系統,半干旱區(沙化草地)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的優化生態-生產范式研究,半干旱區生物多樣性保育和半干旱區植物的生態適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