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0年正式建站,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成都土壤研究室,1991年批準進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的鹽亭縣林山鄉(105
o27′E,31
o16′N),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優越的光、熱、水資源。非地帶性土壤—紫色土廣泛分布在長江上游丘陵地山區,面積26萬多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丘陵區和三峽庫區,面積16萬平方公里。代表區域地處中國地勢第二、三階梯的過渡地帶,位于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前沿,具有特殊的生態敏感性。以土壤學、農業生態學和環境地球化學為主要學科方向,研究自然過程與人為活動交互作用下的土壤質量演變、坡地土壤-水-植被相互作用機理和農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變化與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傳輸、調控的關系,揭示人類活動影響及全球變化背景下的土壤質量、農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農村生態環境演變規律,為構建高效、可持續的生態農業、優化農村生態環境提供科學理論與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