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 1956 年建所至今,化學所已經走過了50年的歷程,伴隨著新中國建設的步伐,化學所順應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面向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不斷充實、發展和壯大。改革開放特別是科技體制改革以來,化學所進行了以結構調整為中心的改革,不斷精干了研究隊伍,更加明確了研究方向,進一步凝煉了科技目標,優化了運行機制。化學所以深厚的學科積累、優秀的人才隊伍和研究實力為基礎,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化學領域內有很強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重要研究機構,為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3 年,中國科學院決定在北京籌建綜合性的化學研究所。包括楊石先、曾昭掄、莊長恭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和管理專家在內的籌備組,對所址的選擇、研究方向、研究所組織、實驗室的建設、研究人員的聘請都做了詳細的計劃。其中柳大綱、黃子卿、吳學周、汪猷、張青蓮、黃耀曾、蔣明謙、梁樹權、王葆仁、邢其毅、馮新德等國內知名化學家都參與了籌備工作。
化學所在籌建時決定將上海有機所的高分子部分,當時北平研究院的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部分,長春應化學一部分無機研究,以及北京大學由黃子卿和傅鷹兩位教授兼任的物理化學和張青蓮教授兼任的同位素研究,共同組成一個綜合性化學研究所。 1955 年秋天化學所實驗大樓落成。 1956 年化學所正式成立。第一任所長是曾昭掄先生兼任。
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先后以化學所的某些學科方向為主組建了青海鹽湖所(1965 年)、感光化學所(1975年)和生態環境中心(1975年);成都有機所成立時吸納了化學所的十幾位業務骨干;化學所有機氟的工作于 1963 年并入上海有機所。 1994 年化學所成為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基礎性研究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1998 年,化學所被列為首批進入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試點的單位之一, 1999 年 3 月,中國科學院分子科學中心成立。2003年11月科技部批準化學所與北京大學共同組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
以開展基礎研究為主,有重點地開展國家急需的、有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技術創新研究,并與高新技術應用和轉化工作相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所。
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中關村北一街2號
電 話:62554001
傳 真:62559373
依托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網 址:http://www.ic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