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的分布
我國以沿海島嶼霧最多,一入大陸就很快地減少。沿海霧以春夏出現的最多,并且最多霧之月還隨緯度的增高而向后移。東京灣沿海2月霧最多,海南島3月最多,南海沿岸4月最多。東海則以5月最多,杭州灣和長江口附近6月最多,4、5兩月也不少,到7、8月就很快減少。黃海沿岸霧日分配很集中,秋冬沒有霧,從春季開始有霧,而后逐月增加,
7月達到最多。以后逐漸減少,9、10兩月達最低點。渤海是一個內陸海,沿海在秋冬霧反多于春夏。
內陸霧以西南為最多,全年霧日達60日至80日。其他地區則很少。西北地區幾乎沒有霧,這是因為那里空氣所含水分過少的原故。
大陸上的霧多半是輻射霧,所以秋冬最多。西南地區地形起伏很大,山谷洼地和江河湖泊之上極容易生霧。特別是重慶一帶,高空常有逆溫層存在,如果風力微強,白天霧上升,停留于逆溫層的下面,加強了逆溫層底的輻射作用,因而又助長了逆溫層的維持。逆溫層的加強和維持又便于水汽的積蓄,因此所成的霧,雖然會在白天消散,但因為逆溫層的長久維持,到次日霧仍可生成。這就是重慶特別多霧的原因。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