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性氣候
海洋性氣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氣候型。總的特點是受大陸影響小,受海洋影響大。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氣溫的年、日變化都比較和緩,年較差和日較差都比大陸性氣候小。春季氣溫低于秋季氣溫。全年最高、最低氣溫出現時間比大陸性氣候的時間晚;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氣候終年潮濕,年平均降水量比大陸性氣候多;而且季節分配比較均勻。降水量比較穩定,年與年之間變化不大。四季濕度都很大,多云霧,天氣陰沉,難得晴天,少見陽光。
溫和、多云、濕潤的海洋性氣候,給人們以舒適的感覺;其實這種氣候對植物生長并不有利。19世紀末就有人發現,在歐洲,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生產長的小麥,蛋白質含量小,至多只有4~8%。隨著深入大陸,到俄羅斯歐洲部分,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增高達9~12%,在比較干燥炎熱的地區,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增高到18%,甚至在20%以上,原蘇聯科學家證明:一個地區的氣候大陸性越強,小麥的蛋白質含量也就越高。在氣候溫涼潮濕的地方,小麥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質含量卻降低。人們為了補充蛋白質的不足,只好借助于肉類,但是又帶來脂肪過多的缺點。可見,海洋性氣候對農業并不很有利。其實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生活,氣候雖然溫和,但是陰沉多雨的天氣,并不利于人類精神和情緒的發展。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