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的諺語
* 夜晚東風掀,明日好晴天。(河北滄縣)
* 晚間起東風,明朝太陽紅彤彤。(江蘇無錫)
反氣旋中心在本地以北而向東移動的時候,本地區就吹東風。一般反氣旋里天氣是晴明的,所以,這種東風又是晴天之兆。這兩句話在內陸的冬季是比較有效的。如果在夏天吹東風,表示在東南季風的前鋒,那么下雨的機會就多了。但是東風掀了,是否好晴天,不一定以夜晚為條件。
* 五月東風暴雨繁,大水浸菜園。(廣東)
沿海地區夏季吹南風是正常的天氣,如果夏季吹起東風來,就說明南海里有熱帶低氣壓或者臺風。這時,由于沿海地區距離低氣壓和臺風較近,受它們邊緣的影響,將要下雨。
* 夏至東南風,必定收洼坑。(安徽)
* 夏至東南第一風,不種潮田命里窮。(上海)
* 夏至風刮佛爺面,有糧不賤。(湖北武昌)
“收洼坑”,就是低地豐收之意。
“潮田”就是低洼的田。
佛爺是面南而坐的,那么“風刮佛爺面”指的是南風。
長江下游,夏至正是梅雨季節,這時的天氣,要風向變化多端,才是多雨的鋒面天氣。反之,如果東南風穩定的吹著,就會干燥。這樣,只有低田才能豐收,高田恐怕有旱災之虞。
*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山東煙臺)
在長江流域,夏至東南風盛行,天氣就會變得干燥。但是,如果在華北的夏至時節,有東南風吹到,表示東南海洋來的季風已到了華北。同時,在初夏時期,北方來的冷空氣,到達這個緯度上的機會還是不少的,所以極易發展成不連續的鋒面而下雨,以致麥子就要坐在水牢里了。
* 雨后生東風,未來雨更兇。(湖北武昌)
* 雨后東南風,三天不落空。(湖北陽新)
氣旋前部是東風活動的場所,雨后再刮東風表示有第二、第三個氣旋到來,所以還要繼續下雨。
* 發東風,淹水起;發西風,淹水止。(廣西貴縣)
* 東風下雨,西風晴。(廣西郁林)
* 不刮東風天不下,不刮西風天不晴。(湖北)
* 西風吹得穩,天氣晴得準。(湖北黃梅縣)
東風來自海洋,或為氣旋前部之風,故多雨。西風來自內陸,或為氣旋后部之風,故雨止。西風是晴天的先兆,西方國家里也有這樣的說法:“風從西方來,大家都快活”。
* 早刮東風不雨,澇刮西風不睛。(山西臨汾、江蘇江陰、河南篙縣)
* 旱了東風不下雨,澇了西風刮不晴。(江蘇無錫)
久晴成早表明氣層極其穩定而干燥,在東風初到之時,尚不可能打破這種穩定局面而有雨降。相反,久雨成澇表明氣層極其不穩定而潮濕,西風初到之時,還不可能使大氣層穩定使降水終止。
* 東括西扯,有雨不過夜。(廣西郁林)
* 東拉西扯,下雨要半月。(湖北武昌)
“東括西扯”、“東拉西扯”,都是風向變化不定的一種現象,風力非常微弱,這是高氣壓中心的天氣。在高氣壓區域,尤其在高氣壓的中心,風一般是下沉的。下沉風是比較干熱的風,所以天氣晴好,即使因其它局地原因而下雨,雨也是下不多的。
* 早西晚東風,曬煞老長工。(浙江蕭山)
* 早西晚東風,曬死老蝦公。(浙江義烏、江蘇常熱、上海)
* 朝西曉東風,土干田難種。(江蘇無錫)
* 早西南,夜東南,好天。(上海)
這幾句諺語流行于東南沿海,是海陸風相互交替的現象。早晨,陸上溫度低于海洋,陸上氣壓高于海洋,使陸上空氣流向海洋,呈現西風。但是,白天因為太陽照射得厲害,陸上氣溫升高很快,特別是到了午后、傍晚,氣溫比海上高,海洋上的氣壓也高于大陸,使空氣從海洋吹向大陸,呈現東風。“早西”指早晨從陸上吹來的陸風(西風);“晚東”指傍晚從海上吹來的海風(東風)。這種現象完全是沿海地區每天正常的風向變化,它只有在晴天氣才明顯出現。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