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站預報
在西方國家,天氣預報完全由氣象臺發布,氣象站不作天氣預報。近幾年來,這些國家的分析和預報工作已集中在國家氣象中心來做,通過傳真或電傳將分析和預報發送給各地氣象臺,氣象臺只起著轉發預報的作用。這種形式有很大的缺點。因為各地的具體天氣情況大臺是很難全部掌握的,而且目前大臺的預報也并不很準確,單靠大臺的預報往往不能解決當地的預報服務。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我國開創了縣氣象站制作天氣預報。早期氣象站預報只起著對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進行補充訂正的作用,后來氣象站針對本地的具體需要,用多種方法作天氣預報,這是遵循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學習毛澤東思想取得的成就,現已成為我國天氣預報業務中一個組成部分,這是國外所沒有的。
氣象臺作預報的思路是,抓住各種天氣系統的活動,作出天氣形勢預報,得出各高度的氣壓場(或溫度場)預報,然后根據預報的各高度氣壓場對未來各地天氣情況作出估計。如果要求作10天以上的預報,氣象臺預報就困難了,因為目前天氣形勢預報的時效并不長(一般不到一星期)。
氣象站作預報的思路與氣象臺的思路不同。氣象站預報是從本地區的氣象要素變化出發,以群眾經驗為線索,從歷史資料中尋找規律,運用簡易的數理統計手段,歸納成預報規則或公式。氣象站的預報規則或公式大多是針對中期或長期天氣預報,而中期和長期天氣形勢預報是目前氣象臺沒有解決的問題,這是氣象站預報方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實際預報時,氣象站預報也結合天氣形勢系統地了解,并考慮天、物象的征兆,所以它是一種很好的綜合方法。此外,氣象站還對本地的災害性天氣也概括出預報指標。目前,我國氣象站預報的工具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氣象站預報方法是我國近十多年來在預報業務中的新生事物,它有蓬勃的生命力,如果能將氣象臺的預報和氣象站預報有效地結合起來,更可以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我們應該對氣象站預報的工作予以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