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趣聞
爬、游、飛三項全能魚一豹魴鮄
魚兒離不開水,這句話說明了魚一生都在水中度過,所以說在水中游泳是魚的本能。但是有的魚除能在水中游外,還能在空中"飛",如飛魚;有的還能在海灘上跳,如彈涂魚。能"飛"能跳這些魚只具有二項本領。豹魴鮄卻有爬、游、飛三項本領,可以說具有"海、陸、空"立體運動的能力。
豹魴鮄胸鰭的3根鰭條是獨立的,能夠自由活動,它借助這3根鰭條在廣闊的海底自由自在地爬行。同時這些獨立的鰭條,也是豹魴鮄的觸覺器官,利用它們可以感知海底周圍環境情況。由于這3根獨立鰭條的特殊機能,因而驅動這些鰭條的肌肉也就特別發達。這就是物競天擇、自然選擇的結果--器官用進廢退。
當豹魴從海底爬行轉為在水中游泳時,胸鰭及鰭前的三根獨立鰭條就收攏,緊貼在體側,以減少在水中的阻力。豹魴鮄游興達到高潮時,便以極快的速度沖出水面,繼而展開"雙翅"--胸鰭,在空中飛行。實際上豹魴鮄的"飛"和飛魚的"飛"都不是真正的鼓翼飛行,而只是依靠風力的作用。
會爬樹的魚
魚類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魚兒離開水,鰓絲干燥,彼此粘結,阻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國沿海卻生活著一種能夠適應兩棲生活的彈涂魚。
彈涂魚體長10厘米左右,略側后,兩眼在頭部上方,似蛙眼,視野開闊。它的鰓腔很大,鰓蓋密封,能貯存大量空氣。腔內表皮布滿血管網,起呼吸作用。它的皮膚亦布滿血管,血液通過極薄的皮膚,能夠直接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其尾鰭在水中除起鰭的作用外,還是一種輔助呼吸器官。這些獨特的生理現象使它們能夠離開水,較長時間在空氣中生活。此外,彈涂魚的左右兩個腹鰭合并成吸盤狀,能吸附于其他物體上。發達的胸鰭呈臂狀,很像高等動物的附肢。遇到敵害時,它的行動速度比人走路還要快。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彈涂魚,在低潮時為了捕捉食物,常在海灘上跳來跳去,更喜歡爬到紅樹的根上面捕捉昆蟲吃。因此,人們稱之為"會爬樹的魚"。
會發聲的魚
一般人都以為魚類全是啞巴,顯然這是不對的。許多魚類會發出各種令人驚奇的聲音。例如:康吉鯉會發出"吠"音;電鯰的叫聲 猶如貓怒;箱鲀能發出犬叫聲;魴鰓的叫聲有時像豬叫,有時像呻吟,有時像鼾聲;海馬會發出打鼓似的單調音。石首魚類以善叫而聞名,其聲音像輾軋聲、打鼓聲、蜂雀的飛翔聲、貓叫聲和呼哨聲,其叫聲在生殖期間特別常見,目的是為了集群。
魚類發出的聲音多數是由骨骼摩擦、魚鰾收縮引起的,還有的是靠呼吸或肛門排氣等發出種種不同聲音。有經驗的漁民,能夠根據魚類所發出聲音的大小來判斷魚群數量的大小,以便下網捕魚。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