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豐富的海洋漁場
 |
 |
幾種著名的經濟魚類 |
潛水捕撈海貝 |
中國東、南兩面為海洋環繞。中國沿海自北向南劃分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個海區,跨越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四個氣候帶。中國近海大陸架寬廣,有長江、黃河、珠江、遼河等大小5000多個河流匯入。發源于臺灣東南赤道海域的暖流,即著名的“黑潮”,自南向北流經中國海域,與北方的沿岸寒流相交匯。這樣優越的自然條件造成中國近海的富饒漁場。中國近海漁場面積150萬平方公里。主要漁場有:黃渤海漁場、呂泗漁場、大沙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東沙漁場、北部灣漁場、中沙漁場、西沙漁場、南沙漁場等。其中的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由于產量高,被稱為中國的四大漁場。
 |
中國近海漁業捕撈的主要水產品 |
 |
在海灘上收獲海蠣子 |
中國近海漁場有魚類l70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70多種,包括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鮐魚、鯧魚、鰳魚、納魚、馬鮫魚、青魚、鰻魚、馬面鈍、蝶魚、石斑魚、金槍魚以及墨魚(烏賊)、對蝦、毛蝦、梭子蟹、海蜇等。其中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是中國人民喜歡食用而且產量較大的海洋水產品,被稱為“中國四大海產”。可惜,由于過度捕撈,這四種海洋水產資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大、小黃魚,已經多年形不成漁汛,年產量由幾十萬噸下降到3-5萬噸。大、小黃魚已經是中國人餐桌上難得一見的貴如黃金的奢侈品。為恢復資源,我國漁政部門采取了嚴厲的“休漁”、“禁漁”措施,即強制限時、限量或禁止捕撈大、小黃魚,以利于它們休養生息。問題是,從生態學看問題,一個物種的衰退,可能將會有另外的優勢物種取而代之。已經衰退的物種可能恢復也可能不再恢復原狀了。 這個教訓是深刻的。這件事告訴我們,生物資源開發利用不能過量,應當做到“適度”。魚類資源適度開發標準叫做“可捕量”。“可捕量”就是不至于使某種魚類種群衰退的最佳捕撈量。“可捕量”由水產科學研究專家通過調查研究計算出來,漁政部門公布并監督執行。廣大漁民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也應自覺遵守。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