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系統的和全面的調查與研究

|
長蕩湖 |
自1958~1964年,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先后與華東水利學院、南京大學、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及江蘇省和江西省的水利部協作,對江蘇省的太湖、洮湖、固城湖、石臼湖、高寶湖、團九、西九,澄湖和淀山湖,安徽省的巢湖、江西省的鄱陽湖以及湖北省的洪湖和花馬湖等湖泊開展了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的綜合調查,提出了湖泊綜合利用的意見。1976年,對西藏高原部分湖泊進行了綜合考察,同時還對江蘇省的駱馬湖和鬲湖進行了調查。1976~1977年開展對全國湖泊的首次綜合調查研究。

|
納木錯 |
在上述綜合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開展一系列的專題研究:
1)松遼盆地中部組合沉積相研究(1974~1977)
2)太湖和團九湖泊水面蒸發的初步研究(1966~1976)
3)陽澄湖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的原則與方法(1977~1978)
4)山西省晉陽湖水面蒸發散熱系數的試驗研究(1977~1979
5)鄱陽湖的形成演變及三角洲沉積相研究(1976~1979)
6)太湖短吻銀魚移殖滇池試驗(1979~1983)
7)撫仙湖試驗水域環境特征研究(1979~1981)
8)全國湖泊水資源分析與評價(1981~1985)
9)入湖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原則及主要指標問題(1980~19
10)云南斷陷湖泊沉積與環境(1981~1984)
11)水體農業試驗研究(1979~1984)
1965年經中國科學院批準在江蘇省宜興建立了湖泊試驗站
 |
 |
大慶油田分流河道砂巖幾何形態
|
陽澄湖大閘蟹
|
 |
 |
銀魚
|
無土栽培
|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