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中養魚和保護魚類資源
我國古代養魚大致起自殷商時期,《詩經.靈臺篇》中有周文王建靈臺,鑿池養魚的記載。到戰國時期池沼、湖蕩養魚又有了較大的發展,越國范蠡所注的《養魚經》是我國最古老的養魚文獻,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養殖著作。并從利用湖泊中天然魚類資源發展到重視魚類資源的繁殖和保護,如荀子在《五制篇》寫道,在魚鱉的繁殖季節,要“網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到了秦漢時期又有了捕撈規模和大小規格的限制,如《呂氏春秋》中,載有“竭澤而漁,豈不得欲,而明年無魚”;《淮南子》中亦有“魚不長尺不得取”的記載。這些都是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寶貴思想。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