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運動
十九世紀初葉,在阿爾卑斯山上,有幾個登山者不幸被雪崩掩埋在冰川粒雪盆里。當時有個冰川工作者推測說,過四十年后這幾個人的尸體將在冰舌前出現。果然不出所料,四十三年后,這幾個不幸者的尸體在冰舌前出現了,登山者同伴中的幸存者很快把尸體辨認出來。
l827年,有個地質工作者在阿爾卑斯山的老鷹冰川上修筑了一座石砌小屋。十三年后,發現這座小屋向下游移動了1428米。小屋本身是不會移動的,原來是小屋的地基-冰川向下運動,把小屋捎帶著一起移動了。
 |
冰褶皺 |
冰川運動有些和水流相似,中間快,兩邊慢。要是橫過冰川插上一排花桿,不需太長時間就可發現,中間的花桿遠遠地跑到前面去了,原來呈直線的花桿連線變成向下游凸出的弧線。許多海洋性冰川上出現的形象十分奇特的弧形連拱,就是冰川運動過程中,中間和兩邊速度不一而產生的。
 |
冰面裂隙(蒲建辰攝) |
說起來會使人奇怪,冰川還會象水流似的,出現旋渦。有些冰川上的旋渦還十分壯觀。但是冰川畢竟是冰組成的,冰和水,固體和液體,是有很大差別的。最明顯的一點,冰川表面常有許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幾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說明冰川有脆性。不過,經過數百年的調查觀測,冰川上的裂隙極少超過六十米深。多數裂隙遠遠小于這個深度就閉合了。這又說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軟"得適應各種外力作用而不致發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為二層,表面容易斷裂的這層叫做脆性帶,而下部"柔軟"的那層叫做塑性帶。塑性帶的存在是冰川流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