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營力條件分析
從形成峽谷的內營力條件分析,基礎就大不一樣,幾乎可以說是無可比擬。雅江處在強烈階段性上升的青藏高原上,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上升最快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在巨大的水量循地殼薄弱部位強烈侵蝕切割下,形成世界最長最深的大峽谷似乎是理所當然的;而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高原平均海拔不足3000米,秘魯高原更低,它們又在水量小的干旱環境下河流切割侵蝕,形成的峽谷無論在深度和連續的峽谷長度上都要比雅魯藏布大峽谷小得多。僅舉峽谷形成的內動力作用機制來對比:世界著名峽谷似乎都有形成機理上的共同性,峽谷所在地的地下深部地幔體都上涌作用于地殼巖石圈,然后進一步作用于地球外層諸多圈層(如生物圈、水圈包括冰雪圈、大氣圈等),但作用的形式、力度等方面會有差異。我國地質和大氣物理研究表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拐彎地區,地幔體上涌、構成地球上為數不多的地球"熱渦",這里15萬年以來平均年上升量達30毫米,是世界上上升最強烈的地區。這種內營力的條件是科羅拉多峽谷和秘魯科爾卡峽谷所無法相比的。科羅拉多峽谷所在的地下巖漿作用已溢露地表,玄武巖以夾層方式出露,這里的年上升量不過6-15毫米;而科爾卡峽谷所在地下巖漿作用以火山爆發的形式出現,形成峽谷一側的火山巖高山。總之,只有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下地幔體上涌并作旋扭運動的強大應力作用和熱作用,最為強烈,它與地球外圈層作用出現地表世界最大最雄偉峻險的大峽谷是非它莫屬的。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