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瀑布
 |
絨扎瀑布起新虹(凌風攝)
|
多變化性 峽谷河床的瀑布決定于流水作用于特定的地質(包括構造、巖性和地殼運動性質)、地形間的耦合及其現階段的表現。在這樣巨大水力作用下,地殼運動以強烈上升為主的世界最大峽谷的陡急多拐彎的河床,出現瀑布已不容易,集中出現大瀑布群并被保存下來,更不容易。若從水動力作用原理和河流發育的溯源侵蝕原理來推測,很難想像能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自然奇觀。但它畢竟是客觀存在了。大峽谷河床瀑布的多變性在于它分布部位的變化性和從已了解到的有關大峽谷瀑布資料的前后對比、證實。瀑布以瀑布群形式出現,大小相串、群體出現,似乎證實了它的變化性的特點。前者是基于對瀑布所存在的峽谷有這樣大的水力作為侵蝕的動力條件,有15萬年以來年上升量達到30毫米的強烈現代地殼運動性作底襯,決定了河床瀑布從形成到消亡,中間要經歷許多變化,在溯源侵蝕作用下,新生和衰老、前進和后退(新生)都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和完成,它是快速變動之中的現階段表現。如1902年英國探險家F·M貝利和1920年英國植物學家F·K沃德所見到的大峽谷瀑布,今天皆已消失,訪問當地少數民族關于瀑布的情況也是說不清楚,似乎也印證了在峽谷中河床瀑布的變化性特征。
 |
奔騰的絨扎瀑布 |
應該指出,現在這段峽谷洪枯水位高差達21米之多,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瀑布表現出的規模和形態也會有很大的差異。1998年考察和測量到的特征數據,都是11月份枯水期的結果,試想在水位暴漲20余米的洪水期,峽谷河床瀑布又能出現什么樣的景觀呢?!這也應當是屬于峽谷河床瀑布多變化性的特點范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