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瀑布群的發現
 |
遠望藏布巴東瀑布
(李渤生攝)
|
從西興拉往下到帕隆藏布匯入口之間,河道長不過20余公里,但卻是整個大峽谷中最為險峻和奇特的河段。在這段河床平均坡降達到9.6‰。在西興拉往下藏布巴東瀑布群出現的2.9公里河段,河床坡降竟達到千分之75.6的極值。在這樣短的距離內河床還作好幾處的急拐彎,有S形的拐彎,有直角狀的拐彎。拐彎的河槽全部深深的切入基巖,山嘴交錯,實測最狹處只有35米寬。在石槽峽谷中,急流奔騰,在河床拐彎的轉折地方,往往出現瀑布和瀑布群系列。張文敬教授根據實地所見,第一次提出了大峽谷中瀑布群的概念,即瀑布的出現是一連串的一組群體,往往在短距離內有一個最大的主體瀑布,其上下又有一系列小的瀑布和跌水跌階相串聯,謂瀑布群。實測表明,這段峽谷中集中分布著四大瀑布群。從上游到下游出現的四大瀑布群的主體瀑布依次為:
 |
藏布巴東Ⅱ號瀑布 高35米
(張江齊攝) |
藏布巴東瀑布Ⅰ(北緯29度46分25秒,東經95度11分05秒),分兩股跌落,左側者高33米,寬117米;右側者高21.04米。
藏布巴東瀑布Ⅱ(北緯29度46分34秒,東經95度10分40秒)亦稱白浪瀑布,高35米,寬62.57米。
秋古都龍瀑布 (北緯29度49分00秒,東經95度06分20秒),高7-17米,寬40米。
絨扎瀑布(北緯29度51分10秒,東經95度05分01秒),高30米,寬70米。
 |
絨扎瀑布彩霞 |
在白馬格雄以下河床上,本世紀初的英國人貝利和20年代的沃德(F·K·ward)曾提到的“彩色瀑布”或“虹霞瀑布”,這次考察證實已經消失,遺址只剩下四處跌水殘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