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種
珞巴族分布在東起察隅西至門隅,南至中印邊界的廣大珞渝地區。1965年,國務院批準了珞巴族這一族稱“珞渝”,意為南方,“珞巴”是南方人。在此之前這一帶被蔑稱為“野蠻之地”。
珞巴族有語言沒有文字,并隨其居住地域不同,又分為近百個部落,如義都、扎那、卡珞、嘎珞、米新巴、米古巴、堅波、德格……等部落。各部落都有起源的傳說。從傳說中可以探知,珞巴族大概是青藏高原南部一帶的古老群體中的一支或數支繁衍而來。
珞巴族居住的大峽谷地區,被濃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珞巴族以前過著“不耕不織、穴處巢居、冬衣獸皮、夏衣木葉”的游獵生活。后來珞巴族刀耕火種,開始從事農業生產,而打獵漸退次席。他們選擇距居住地較遠、陽光充足的山腰林間,在每年11月至來年2月用刀將植物砍倒,棄置曝曬。這里每年3月至5月為旱季,由氏族或部落首領擇日下令點火。一時間,方圓兩三天路程內,煙氣騰騰、火光炎炎、濃煙蔽日。火燒一般需四五天,燒后一周便可下種。高標作物用木棒戳洞點播,小粒種子則撒播,松土覆蓋。農作物在抽穗綻花前拔一次草后,就等待收割了。
閑余的時間則進山狩獵,珞巴族以善長狩獵聞名于世。一位健康的男子一生狩獵時間長達三四十年,珞巴族的狩獵方法多用弓箭,個別也用火藥槍。珞巴族尚武,成年男子都必備自己心愛的弓箭,他們從孩提時代起就練習射箭,弓箭射程可百步穿楊,毒箭射中的大型野獸如野牛、熊等,見血后百步內即可斃命,無有逃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