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未來之路
盡管儲存于北極的自然資源量非常巨大,但這些資源的開發及向南部市場的運輸也耗資巨大。然而,北極的原材料對所有環北極國家有影響的集團來說在政治上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因為他們既能提供關鍵資源,特別是能源的穩定供應,也能大量出口換取外匯儲備,還可平衡政府收支。
此外,在北極和工業發達地區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天然的互補關系:北極資源豐富,人煙稀少,工業交通又極不發達;;而中心城市缺乏原料,人口稠密又擁有先進的工業技術和雄厚的開發資本。這就大大刺激了北極多國開發模式、傳統的核心--邊緣關系格局和各環北極國家內部殖民主義多層次復雜網絡的形成。不管怎么說,北極開發的前景現在看來還是清楚的。
土著集團正迅速獲得資源,并使政治形勢錯綜復雜,這樣他們就能有效地反對對他們不利的北極開發項目。環境團體,即使是在前蘇聯,也己經變成了開發者們不可忽視的力量。民族主義者很容易對跨國公司實施的北極開發項目起嚴重對立。并且上述所有集團均能就許多北極項目的經濟方面提出嚴肅的問題,以便強化他們對北極大規模經濟開發的對立行動。
最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環北極國家政府的行動在北極開發的進程中將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能明確提出一套清楚的、經過深思熟慮的北極資源開發政策。即使有這樣的政策,也會遭到來自不同的利益集團的指責,因為這些集團最近在表達他們對這一地區的關注方面變得越來越活躍。這雖然不能表明政府行為作為北極開發的決定性力量將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但上述問題確實預示著北極資源開發之路將是曲折的。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