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與氣候學
北極大部分地區都設有常年氣象臺或氣象站,臺站密度比南極大得多。這些臺站除了作為全球氣象觀測網的一部分參與天氣預報外,氣象學家們正在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更大尺度的研究——氣候變化規律。
根據“整體地球系統”的概念,氣象學家普遍認識到,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日—地熱輻射平衡,大氣對流與大洋環流的相互作用。顯然,要在這個層次上開展有效的研究工作,氣象學家必須與大氣物理學、物理海洋學、冰川學、地質地理學家們攜手合作。
北極和南極是全球最大的熱穴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全球大氣對流尤其是大洋環流的中心地區。例如源于北冰洋的洋底冷水流可向南穿越赤道,進入北非海域。極區海冰面積的大小可以直接參與地球熱輻射平衡。
而且,世界氣候變化的幅度在高緯度得以強化,表現得更為明顯。北極地區還有許多獨特的極容易監測的氣候變化標志,如海冰范圍及厚度,陸地冰川的物理平衡,極區簡單的生態變化,地表—對流層—同溫層溫度結構,大氣層頂輻射流,陸地融冰區的面積變化等等。加上冰芯、湖泊、冰川、淺海沉積物提供的歷史氣候環境信息。
可以預見,北極的氣象學與氣候學研究,將對人們認識全球氣候變化規律,預測氣候變化趨勢做出最重要的貢獻。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