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研究在北極
在北極科學考察歷史上,生物學家的隊伍總是最龐大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北極擁有巨大的生物資源;北極生態與全球環境的密切關系;北極特殊的自然環境為某些前沿理論研究提供了絕好的實驗條件,如生命起源、太空生存模擬等。此外,北極生物學研究也具有某些誘人的應用前景,例如低溫動物血液中的抗凍蛋白等。
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北極生物學考察與研究也按領域細分為陸地與海洋,動物與植物,低級生命與高級生命。目前北極生物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北極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生物物種編目;典型哺乳動物的種群結構及數量;生物生態類型及動物的適應性;生物遺傳多樣性;生物組織學及其功能形態適應的關系等。
對于海洋生物資源問題,人們最關心的是鯨和毛皮海豹。除了對它們的資源量進行了大規模國際聯合調查外,科學家還集中精力探討其生態的幾個基本環節,如它們的壽命、繁殖力、洄游路線(如果有的話)、冬季的生存方式等等。
科學家對于環北冰洋水域魚類的資源調查及生態研究也一直在持續進行。隨著全球碳循環課題的提出,北冰洋的營養鹽與初級生產力調查已日益引起重視。北極陸地生物研究包括5個領域:
一、陸地哺乳動物,如北極熊、麝牛、北極馴鹿、旅鼠、北極兔、北極狐和狼等;
二、北極淡水魚類;
三、鳥類;
四、樹木與顯花植物;
五、低等植物,如苔蘚、地衣、冰原藻類等。低等植物的研究目標側重于極限狀態下(極低溫、干燥等極端環境)的生命過程。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