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縫
我們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是一顆蔚藍色的行星,神奇的生命之水賦予它最美麗的容貌。可是,水在地球兩極卻不堪忍受極地的奇寒,凝成一片白色的世界。
如果我們有機會坐飛機越過南極上空,將會發現,南極大陸是一個中部隆起的、向四周緩緩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層如同一個銀鑄的大鍋蓋,倒扣在南極大地上面,所以又稱南極冰蓋。南極冰蓋的厚度相當驚人,平均厚度2000米,最厚的地方有4800米,尤其是在南極冬季降臨時,大陸冰蓋與周圍海洋中的固定海冰連為一體,形成3300萬平方公里的白色冰原,面積超過整個非洲大陸。
由于南極冰蓋如此之大,如此之厚,它的質量當然也相當可觀。在廣闊無垠的冰原上,除了少數高聳的山峰露出一點尖峰陡嶺,大部分陸地都埋在深深的冰層下面。實際上,南極大陸的地殼不堪重壓,竟然下沉了600-1000米。
南極冰蓋的最高點大約在南緯51度、東經75度一帶,在海拔高度4200米,由此向四周傾斜。由于重力作用,冰蓋向弧底的運動令冰層開裂,冰原上便密布著無法盡數、隱藏在白雪下肉眼無法看見的冰縫。
這些在平原上縱橫密布的冰縫比暴風雪更恐怖。這些深達千米,由白色漸變為藍色的冰縫冒著白色氣體,像被打開的魔瓶,考察隊員們把它們叫做"地獄之門",即掉下去就萬劫不復,救都沒法救。最危險是有的冰縫上有一層稱為冰橋的薄冰層,冰上的人根本看不到下面是否有冰縫,只有人或車輛經過時,才會發生崩塌。
在對格羅夫山的取樣監測考察過程中,兩名隊員騎著雪地摩托車外出。行駛中摩托車突然往下一沉,在后座的隊員急忙用雙腳一撐冰面,前座的隊員則下意識地一轟油門,當他們剛沖上冰面,身后便塌陷了一個比車身還寬的冰縫。面對著身后的這個冒著白氣的森然洞口,兩位在生死間打了個轉的考察隊員在南極零下30度的寒風中出了一身冷汗。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