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印刷博物館 > 源遠流長的印刷術 > 印刷術的發展和傳播 > 古代印刷的興盛時期--宋代 > 宋代的紙幣及廣告印刷 |
|
會子
會子是宋朝發行量最大的紙幣,開始也起源于民間,稱作“便錢會子”。南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改由政府官辦、戶部發行。翌年詔令臨安府(今杭州)設會子務,仿照四川發行錢引的辦法發行會子。 便錢會子又名“便換”,改由戶部發行后,最初以一貫為一會,后又增發了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干道四年(1168年)規定三年為一界,但后來出現了兩界、三界并行的情況,致使通貨膨脹,會子貶值。(彩圖)為南宋時期通行的“會子”印樣,名為“行在會子庫”。“行在會子庫”中的“行在”,指的是當時的首都臨安,即今之杭州;會子庫即原會子務,是主管會子的機構。該版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為銅質版材,豎長方形版面,長17.4厘米,寬11 .8厘米。版面正中橫書“行在會子庫”五個大字。上部左邊刻“大壹貫文省”,右邊刻“第壹佰拾料”,中間方框內刻有“敕偽造會子犯人處斬,賞錢壹阡貫。如不原支賞,與補進義 校尉。若徒中及窩藏之家能自告首,特與免罪,亦支上件賞錢,或愿補前項名目者聽”五十六個字。印版下方為山泉花紋圖案。此版所刻銘文,與《宋史·食貨志》記載的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定偽造會子法,犯人處斬,賞錢千貫,不愿受者補進義校尉,若徒中及庇匿 者能告首,免罪受賞,愿補官者聽”文意完全一致。可見此版系南宋紹興年間物。彌足珍貴 。可惜此會子印版只出土一塊,未見其它色版面世。 宋代還出現了商標廣告印刷。北宋時的“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廣告銅版流傳至今。該商標廣告版內容包括了作坊名稱,標志及廣告文字。其標志圖案為“白兔捧針”,廣告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客轉與販,別有加饒,請記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