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刷業的分布
無論是北方或南方,都有印刷的活動。從文獻記載,江南一帶很為活躍,如長江上游的劍南西川,中游的淮南道、江南西道,以及下游的揚越間。唐代中后期,印刷業最集中的地方是四川成都地區。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自秦以來又有都江堰灌溉著萬頃良田,所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素有“天府”之稱。另外,這地區還盛產竹木,為制版和造紙提供了有利條件。四川的造紙事業非常發達,造紙數量之多,居全國之冠。四川的麻紙是當地的名產,每年大量生產,承擔著向朝廷進貢的重任。另外,唐代中后期,黃河流域連年戰爭,唯有四川地區沒有受到戰亂的紛擾。社會比較安定。安史之亂,黃巢起義,不但沒有波及四川,成都反倒兩度成為臨時首都,成了唐代另一個政治中心,文化事業相當繁榮,文人墨客薈聚。所以雕版印刷首先在這個地方比較迅速地發展起來,成為初期印刷事業發展的中心之一。成都的唐代印刷實物,既有歷書,又有佛經。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印刷作坊,就有四川的過家、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的卞家和劍南四川成都府樊賞家。其中四川的過家從唐末一直延續到五代,都從事佛經的印刷。
此外,從文獻記載和現存實物資料來看,唐代的東、西兩都:長安、洛陽,以及西北地區的甘肅敦煌一帶,也都是首先得到發展的地方。首都是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是國家教育事業發達、讀書人的聚集之地。由于社會發展的廣泛需要,就給印刷術的應用與普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敦煌是唐代通往西域的重鎮,又是佛教事業最繁榮的地區之一,各地商旅、僧侶往來頻繁,香火不斷,由于特定的環境和宗教宣傳的需要。
[上一頁]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