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博物館 > 源遠流長的印刷術 > 印刷術的起源 > 什么是印刷術    

       
        印刷術的起源
        最早的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展和傳播
        活字印刷開創新時代
        明代印刷的全面發展
        古代印刷技術的轉折
        ——清代印刷

        近代印刷術
        從現在走向未來
       

       

       

       

       

      印刷術起源于中國

        關于印刷術發明的歷史功績,已經得到全世界的公認,但是在談到印刷術發明的歷史時,有很多問題是需要討論的。在西方的很多書籍中,往往把印刷術的歷史起點,定為谷騰堡的鉛活字印刷,這實際上割斷了在此之前八百多年的印刷歷史。我國的一些書籍中,在談到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時,把活字印刷、造紙、火藥和指南針并列在一起,這也是不符合實際的。因為活字版的發明,只是印刷術發明后的第二個里程碑,而忽視了我國的雕版印刷術。西方的歷史學家中,也不乏客觀、嚴謹的學者,他們都能以大量的資料,證實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

      凹入的陰文印章圖片

        印刷術究竟是什么年代發明的?根據現有資料,已經無法確定。但它是由拓石和蓋印兩種方法逐步發展而合成的,是經過很長時間,積累了許多人的經驗而成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從現存最早文獻和最早的印刷實物來看,我國雕版印刷術是在公元7世紀出現的,即唐朝初期。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拓石和蓋印。

        早在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代)時,已經有了印章。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物件,把印蓋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驗。而官印又是權力的象征,當時都是刻成凹入的陰文,公元1世紀(兩漢時代)以后逐漸改刻成凸起的陽文,后簡牘改為紙張之后,封泥失去效用,印章改用朱色鈐蓋,陽文印章的流行更廣。印章創造了從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寫文字的方法,陽文印章的作用,就提供了一種從陽文反寫的文字取得正寫的文字的復制技術。 印章的面積本來很小,僅能容納姓名或官銜等幾個字。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時的道教徒,擴大了印章的面積,使之容納比較長的符咒,曾有刻過120個字的符咒,可見當時已經能用蓋印的方法復制一篇短文了。

      凸起的陽文印章圖片

        在公元前7世紀,我國就有了石刻文字。為了免去從石刻上抄寫的勞動,至公元4世紀左右,就發明了以濕紙緊覆在石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形的方法,叫做"拓石"。后來,又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進行傳拓、所以開始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是供傳拓用的。石刻文字是陰文正寫,這就提供了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字的復制技術。

      拓石圖片

        使用印章的方法是蓋印,是印章先蘸色,再印到紙上面,如使用的是陽文印章時,印在紙上是白底黑字,明顯易讀。拓石的方法是刷印,把柔軟的薄紙浸濕鋪在石碑上,輕輕敲使紙嵌入石碑刻字的凹陷部分,待紙完全干燥后,用刷子蘸墨均勻地刷在紙上,由于凹下的文字部分刷不到墨,仍為紙的白色,將紙揭下來后,就得到黑底白字的拓本。黑底白字不如白底黑字醒目。因此,如果將碑上的陰文正寫的字,仿照印章的辦法,換成陽文反寫的字,在版上刷墨再轉印到紙上,或者擴大印章的面積,成為一塊小木板,在版上刷墨鋪紙,仿照拓石方法來拓印,就能得到清楚的白底黑字了,這就是雕刻印刷。

      《開元雜報》局部圖片

        雕刻印刷是我國的印刷術的最早形式,是印章蓋印和拓石兩種方法的結合和逐步演變,所以印章和拓石為印刷技術的發明準備了技術條件,是印刷術發明的先驅。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雕刻印刷的起源。張秀民著《中國印刷史》中提出雕版印書始于唐貞觀,其主要依據是明史學家邵經邦的《弘簡錄》,因唐太宗令梓行長孫皇后的遺著《女則》約在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印刷,是世界雕版印刷之始。書中還引唐馮贄《云仙散錄》:唐玄奘印施普賢菩薩像(約公元645~664年)施送四方為旁證。

      《金剛經》局部圖片

        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14年)雕本《開元雜報》是世界最早的報紙。唐朝后期,印刷實物有明確日期保存下來的,是一卷《金剛經》,其末尾明確刻著"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價為二親敬造普施"字樣。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的印刷實物。該實物原藏于甘肅敦煌千佛洞,1899年在洞中發現,現存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館。該書呈卷子形式,全卷長4877毫米,高244毫米,卷首的一幅扉畫是釋迦牟尼在祗樹給孤獨園的說法圖,其余是《金剛經》全文。該書雕刻非常精美,圖文渾樸穩重,刀法純熟,說明刊刻此書時技術已達到高度熟練的程度,書上墨色濃厚均勻,清晰明顯,也說明印刷術的高度發達,而且印刷術發明已久。
        
        1966年于韓國慶州佛國寺佛塔內發現一件雕版印刷品《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該印品中,使用了武則天所創制字幾處,經中外不少學者考證,此經為武周后期洛陽或長安的印刷品,具體刻印年代約為公元702年。比此件略早的印刷品,也曾在中國西安、成都和新疆發現。于敦煌等地發現的千佛像其年代可能更早。本世紀初發現于吐魯番的《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有武周制字,當為武周后期的雕版印刷品。早在隋代的文獻中,就有刻印佛經佛像的記載。
        
        這一切說明印刷術發明于7世紀,也就是唐朝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時期,這是符合科學技術發展規律的。
        
        從這些不爭的事實都說明印刷術是起源于中國的。

      更多圖片>>

      [上一頁]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影音看片网站5566|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91久久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欧美精品人爱c欧美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