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買賣不說話,袖筒里捏指論價
撒拉人自古善于經商做買賣,而且做買賣時,有一種非常獨特的習俗,即雙方談論價錢,相互討價還價時,不說話,而是通過在袖筒里捏手指頭進行。其方法是捏住食指表示一、十、一百、一千、一萬;捏住食、中指表示二、二十、二百、二千、二萬;再加無名指表示三、三十、三百、三千、三萬;再加小指頭表示四、四十、四百、四千、四萬;捏住五指表示五、五十、五百、五千、五萬;捏住拇指與小指表示六、六十、六百、六千、六萬;捏住拇指、食指與中指表示七、七十、七百、七千、七萬;拇指與食指展開表示八、八十、八百、八千、八萬;食指捏彎表示九、九十、九百、九千、九萬。雙方在討價還價的時候,往往手在袖筒里活動,而嘴里只說:“這么個價,怎么樣?”直捏到雙方認為合理為止。假如雙方捏的數字相差較大,那么各自做罷,另找交易對象。比如賣者定價時先捏住對方的拇指與食指,再捏住其拇指、食指與中指,并說“就這么個價”。對方就領會是八十七元或八百七十元、八千七百元(百以內、千以內、萬以內的大概價格安貨的質量而論,雙方都知道大致價格)。
過去的人們在袖筒里論價,因為他們冬天穿的皮襖、夏天穿的衣服袖子都長而寬,因而在袖筒里論價比較方便。現在隨著人們穿著的改變,無論冬天的皮襖,還是夏天的衣服,袖子都變得短小窄瘦了。所以捏指論價已不宜再在袖筒里進行,于是就改在其它地方如在衣襟下、羊皮下等等。但捏指的方式仍未改變。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