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年輕的牧羊人——羌族
羌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98252人;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其余散居在該州的汶川、理、黑水、松潘等縣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的北川等縣,貴州省的石阡縣和江口縣。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于羌人的記載。炎帝神農氏是傳說中我國農業的始祖,姜姓,乃羌人中最早轉向農業生產的一支。他們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名貴藥材,又是國寶大熊貓和珍稀的金絲猴生息之地。
羌族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副,以狩獵和多種副業為輔助。
羌語屬漢藏語系緬語族羌語支(另一說為藏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黨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直到20世紀初才被少數學者解讀。
古羌族人是大西北的最早開發者之一,是夏朝的主要組成部分,羌方是商朝的方國,主要居住在甘青一帶。隋唐時進入藏北和川北。宋代黨項羌建西夏國,元代不少將領出身于勇武善戰的羌族。鴉片戰爭中曾有羌族土屯兵赴廣東、浙江抗敵。辛亥革命及紅軍長征得到羌族人民的大力支持。解放戰爭中羌族地區有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斗爭。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