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無山不有瑤”──瑤族
 |
瑤族 |
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210多萬。主要分布在廣西的金秀、巴馬、大化、都安、富川、恭城,湖南的江華、寧遠、藍山、新寧,云南的金平、河口、富寧、麻栗坡,廣東的連南、乳源、連山和貴州的榕江、從江等地。
瑤族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莫徭”之名即已見諸史端。由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和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自稱和他稱都很多。自稱有勉、優勉、冬本優、土優、谷崗優、炳多優、布努、努好、門、金門、敏、標敏等60余種。他稱有盤瑤、盤古瑤、布努瑤、紅瑤、白瑤、白褲瑤、茶山瑤等390多種。新中國成立后,統一定族名為“瑤族”。
 |
瑤族民居 |
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幷Z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的瑤語支或苗語支,部分屬于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方言間差別很大,有的甚至不能通話。
瑤族經濟以農業為主。飲食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喜歡糯類食品。服飾各地不一,繽紛多彩。婦女多著圓領或立領上衣,襟邊多鑲有花邊或紅色絨線,無扣,用花帶束腰。下裝以長褲為主,少數著裙。頭飾可分為“龍盤”形、“A”字形、“月牙”形、“飛燕”形、角形、平板形、傘形等多種。住房多建于高山上,以竹木結構或以土、磚為墻的“人”字形房屋為主。
 |
瑤錦 |
瑤族節日眾多,大的節日即有盤王節、春節、達努節、中元節、社王節等。宗教信仰以道教和原始宗教為主。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尤其是音樂、舞蹈、工藝美術等久負盛名。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