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畔的摩梭人
在云南省寧蒗縣永寧與四川省鹽源縣左所之間,有一個海拔2700多米、方圓百里的瀘沽湖。在層巒疊嶂的青山環抱下,湖水碧澄,肥魚遨游,是世居湖畔納西族人民的一大衣食之源。
 |
摩梭人的傳統民居 |
永寧納西族自稱“摩梭”。他們直到今天,在婚姻家庭方面仍保留著濃厚的母系制遺俗,于是外人稱這里為“女性王國”或“女兒國”。在以往典型的摩梭人家庭結構中,只有母親血統的親人――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母親的親生兒女以及母親姐妹的親生兒女,生身父親被視為外人。在家庭生活中,婦女的地位顯赫,家長由年長輩高的婦女擔任。家長掌管全家的生產、生活活動,負責吃穿的分配,她還是家庭中宗教祭祀活動的主持人。家庭的血統世系按母系計算,財產也依母系原則繼承。
與這種母系家庭相適應的婚姻制度,人們習稱為“阿注”婚。“阿注”意為“朋友”、“伴侶”。這種婚姻的主要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嫁。凡屬不同母系血緣的青年男女都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挑選心上人,只要彼此樂意,便互贈手鐲、腰帶一類的信物,并開始過起了偶居生活。由于他們分別在兩個家庭里生產、生活,所以男子要在夜幕降臨后才去女家訪宿,次日清晨又匆匆返回母家。同居所生的子女,姓母親姓氏,并歸母親家庭撫養,男子對子女們沒有任何權利和義務。由于這種婚姻家庭沒有經濟等方面的必然聯系,所以男女雙方的離異十分自由,只要女方拒絕來訪或男子停止訪宿,“阿注”婚便宣告結束。
新中國建立后,永寧納西族通過自己內部的積極力量,對以上原始落后的婚姻習俗逐步進行了改革。現在,人們的婚姻關系日益得到了鞏固,單一的母系大家庭正在漸漸隱沒。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