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衣銀裝不離笙的民族——苗族
 |
苗族 |
苗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730余萬人。廣泛分布在貴州、云南、湖南、廣西、四川、海南、湖北等地。其中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等地是最主要的聚居區。
苗族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各地區文化和生活習俗存在不少差異。因此,過去曾有很多自稱和他稱。新中國成立以后,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將族名統一稱為“苗族”。
 |
銀飾生輝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分湘西(東部)、黔東(中部)、川黔滇(西部)三大方言,每種大方言又可分為多種次方言和土語。苗文有20世紀初創制的“老苗文”,還有新中國成立后新創制的“新苗文”。
苗族以傳統的稻作農業為主,林、牧、副、漁及工業水平也較高。飲食方面,普遍以大米為主食,喜歡飲酒,愛酸辣食物。服飾方面,服裝面料、顏色、款式千姿百態,絢麗多姿,可分為5大類型480余種。各種首飾琳瑯滿目,異彩紛呈。刺繡工藝應用廣泛,技藝高超,針法多變。村寨多依山而建,房屋主要有平房和樓房兩種,尤以木件組裝,頂上蓋瓦的吊腳樓最富特色。
 |
苗寨俯瞰 |
苗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節日眾多,如苗年、吃新節、牯臟節、四月八、蘆笙節、龍船節等。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如對歌、踩蘆笙、賽馬、斗馬、斗牛、斗雞、爬刀桿、蕩秋千等。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