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新水”與“蘆笙舞會”
拉祜族的節日有春節、火把節、新米節、祭祖節、卡臘節、搭橋節、葫蘆節等。
 |
蘆笙舞會 |
春節,也叫過年,拉祜語稱“擴尼哈尼”。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九,與漢族春節時間基本相同。不過,拉祜族過年分過大年和過小年。大年從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稱“女人的年”;小年從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稱“男人的年”。傳說過去只有大年,沒有小年。年前男人們總是集體遠行圍獵,回來時常常誤了年期。女人們為了慰勞遠途而歸的男人們,也總是一次次重新備辦酒肉食品,給他們補過新年,后來竟逐漸沿襲成習。因為這是為男人而補過的年,因此,就被稱為“小年”、“男人的年”。原來的年則稱為“大年”、“女人的年”。關于過兩次新年習俗的形成,也有的傳說,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擾。為了狠狠打擊敵人,保衛自己的家園,有一次男人們離鄉遠征作戰。當他們凱旋歸來時,年已過完。但為了慶祝勝利和萬家團圓,人們載歌載舞,又重新過了一次年,而且從此相沿成習,傳承至今。
“搶新水”和“蘆笙舞會”,是拉祜族春節期間重要而獨特的節日活動。
“搶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搶先到山泉邊去接取“新水”。這是拉祜人極為重視的新年頭等大事。他們認為,新水是最圣潔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誰先接到新水,誰家的谷物、瓜果就會先熟,誰家就更有福氣。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聽到雄雞的報曉聲,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蘆,迅速奔向泉邊,搶接新水。接回來的新水要先敬獻祖先,然后給老人洗臉。
過年期間,各村寨還要舉行盛大的蘆笙舞會。屆時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歡聚歌場,男子數人、數十人手持蘆笙于場地中央吹奏、領舞,婦女們手拉手圍成圓圈,和著蘆笙的曲調歌舞跳躍。
拉祜族的蘆笙舞是一種集體舞,內容豐富多彩,或再現勞動場面,或模仿動物的姿態等。舞姿細膩而又熱情奔放,是拉祜人最喜愛的傳統舞蹈。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