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式的演進
希臘早期的建筑,同中國一樣,也是木構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古希臘的制陶業發展較早,技術很高,從公元前7世紀起,已經開始使用陶器來保護木構架,到公元前7世紀之末,除了屋架之外,已經全用石材建造了。
 |
多立克式柱 |
石造的大型廟宇的典型型制是圍廊式,因此,柱子、額枋和檐部的藝術處理基本上決定了廟宇的面貌。希臘建筑藝術的種種改進,也都集中在這些構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組合上。公元前6世紀,它們已經相當穩定,有了成套的做法,這套做法以后被羅馬人稱為“柱式”——order。
有兩種柱式同時在演進。一種是流行于小亞細亞先進共和城邦里的愛奧尼式(Ionic),一種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帶寡頭制城邦里的多立克式(Doric)。愛奧尼式比較秀美華麗,比例輕快,開間寬闊,反映著從事手工業和商業的平民們的藝術趣味。多立克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響,反映著寡頭貴族的藝術趣味。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