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波音747被蘇-15擊落
1983年8月31日,一架韓國航空公司的KAL-007號航班從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國際機場起飛,前往韓國首都漢城。執行這次飛行任務的飛機是波音747-200B型寬體客機,007航班本是從美國紐約飛往漢城的,一共載有244名乘客,但由于航程太遠,中途必須在安克雷奇國際機場停留加油并更換機組成員。
007航班從安克雷奇國際機場起飛后兩小時左右,大約在航程的中途,客機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偏航,進入前蘇聯遠東沿海,經由鄂霍茨克海進入薩哈林島上空,偏航距離達500公里以上。在007航班進入前蘇聯領空后不久,便被前蘇聯防空雷達所截獲,在跟蹤了一段時間之后,前蘇聯遠東防空軍出動了一架值班的蘇-15戰斗機前往攔截。蘇-15升空約8分鐘后便發現了目標,在攔截無效情況下,蘇-15戰斗機根據基地指揮的命令,向客機發射了兩枚AA-3"阿納布"空空導彈。導彈擊中目標后,客機發生爆炸,隨即墜毀于莫涅龍島附近的日本海上,007航班上的269人全部死亡。
悲劇發生后,前蘇聯的說法是蘇-15飛行員奧西波維奇誤認為007航班是執行偵察任務的RC-135戰略偵察機(由波音707發展而來),同時飛行員曾多次向該飛機發出警告,但該飛機未曾理會,因此才會在攔截無效的情況下奉命發射導彈。美國總統里根則將其譴責為"一次野蠻的行徑",并宣布對前蘇聯實行經濟制裁。
那么,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呢?當時美國和前蘇聯的關系在遠東地區正處于緊張狀態,自從1983年美軍推行"前沿戰略"以后,美國部隊盡量靠前部署,以便戰時可以進行迅速打擊,贏得時間。因此,美國海軍曾派出多個航母戰斗群在千島群島附近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同時美軍的RC-135型戰略偵察機對前蘇聯遠東沿海偵察近千架次,并多次侵入前蘇聯領空和領海,為此前蘇防空部隊顏面盡失,不斷受到上級的批評。從這一方面看來,前蘇聯飛行員似乎有誤判的可能。然而,民航飛機上的三色航行燈是軍用偵察機所沒有的,而且前蘇聯承認蘇-15飛行員是奉命向007航班發射導彈的,可見蘇-15肯定是知道飛機是一架民航客機。那么,007航班是否在執行間諜偵察任務呢?為什么擁有先進導航設備的現代化客機會偏離航線如此之遠(500公里),如此之久(兩個多小時),而且在收到警告以后仍然不予理會?雖然美國和韓國堅決否認,但卻不排出這個可能。
然而,事情的真相對于那些死難者來說已經毫無意義。不論007航班是否負有間諜使命,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無辜的人們成為了兩國政治軍事斗爭的犧牲品!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