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多用送水陸兩用飛機

A-40是俄羅斯塔干羅格別里耶夫航空科學技術聯(lián)合體研制的世界最大的雙發(fā)渦扇式多用途水陸兩用飛機。基本用途為海上巡邏和客貨運輸。1985年開始原型機制造,1986年12月首飛,1987年開始批生產。主要型別有:A-40反潛/偵察/布雷型、海上巡邏以及搜索和救援水上飛機別-12、別-40P客機型、別-40PT客貨型和別-42搜索救援型。
A-40在研制過程中,采用了俄羅斯20世紀70~80年代在空氣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采用常規(guī)雙梁式后掠翼,并裝有大面積敞開縫襟翼和全翼展前緣縫翼,在升降時具有很高的升力系數(shù),起飛時為1.93,降落時2.20。機翼為超臨界翼型,大展弦比(8.66),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升阻比,巡航狀態(tài)升阻比為16.4。為保持飛機在水面滑行時的橫向穩(wěn)定性,翼尖裝有小艇。
為減小飛機的氣動阻力和水上航行時的滑阻比,A-40采用了大長寬比的流線型機身,機頭呈圓錐形,前段機身底部呈W型,后段為V型,這使機身的浮力增大,有利于離水起飛,機體上部有水密結構,可防止海水滲入機內。
A-4O機身底部傾斜度可變化,大大改進了水上安定性和可操縱性,并有助于降低在波浪上滑行時的過載。
為提高A-40的航海性能,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氣動俯仰阻尼器作為俯仰擺動穩(wěn)定器。鑒定表明,飛機在臨飛狀態(tài)時垂直振動和角振動最大.大約要吸收2/3的能量用于保障氣動力。而氣動俯仰擺動穩(wěn)定器的使用使A-40的航海性提高了2O%~25%,能適應4—5級的海情,因此,它能在浪高2米多的水面上滑行。為控制在水面滑行時的方向,在機見底部裝有高效水艙。起落架為可收放前三點式,前起落架向后收起,四輪小車式主起落架問后收入機翼下方的大型短艙內,主起落架用盤式剎車,并具有慣性防滑裝置。
在世界水機領域,A-40首次用了復合動力裝置,它裝2臺單臺推力117.7千牛的D-3OKPV渦扇主發(fā)動機,和兩臺單臺推力24.5干牛的R-60K型助推渦噴發(fā)動機(位于每個渦扇發(fā)動機托D架上的整流罩內),助推發(fā)動機提供起飛時的輔助動力。燃油裝在機翼扭力盒內,總容量35100升。機頭上方有空中加油受油管,通過空中加油可大大延長巡航時間。
主要機載設備慣性飛行和導航系統(tǒng),標準的通信電臺和敵我識別器,導航、搜索、偵察和浪高測量雷達,常規(guī)儀表,轟炸設備和光學/電視瞄準具。
尺寸數(shù)據(jù) 翼展 41.62米,機翼展弦比8.60,機長43.84米,機高11.07米,機翼面積200.00米2,機身最大直徑3.50米,客艙長度:增壓部分7.90米,非增壓部分13.90米,最大寬度3.25米,最大高度2.10米
重量數(shù)據(jù) 最大有效載重量6500千克,最大燃油重量35000干克,最大起飛重量86000千克,最大著陸重重量(著地)73000千克,著水)85000千克
性能數(shù)據(jù) 最大平飛速度M0.79,最大巡航速度 72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9700米,起飛距離(至15米高)1000米,著陸距離(自15米高)1450米,航程(最大載重)4l00千米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