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簡稱BUAA)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的綜合性重點科技大學,主要培養航空航天專門科技人才以及國民經濟其它各行業人才,學校創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北京航空學院。北航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占地一百多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10多萬冊,現有教職工43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教師和科技人員2300余人,含教授300余人,其他高級職稱者近千人。在校學生1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外國留學生160人。(本文數據均為1999年情況。)
建國初期,根據形式發展的需要,我國的航空高等教育學科于1951年完成了第一次調整,將一些大學的航空系進行了合并。在此基礎之上,1952年,國家進一步將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四川大學航空系、北京工業學院航空工程系合并成立了北京航空學院,1988年五月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歷史圖)建校之后,北航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958年研制成功了我國的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而由北航胡繼忠教授設計的“蜜蜂”系列超輕型飛機至今還在各行業廣泛應用。
北航現今有19個院系及6個培訓中心,其中院系包括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宇航學院、管理學院、飛行學院、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海淀應用技術學院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自動控制系、動力系、飛行器設計與應用力學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制造工程系、機械工程與電氣工程系、外語系、汽車工程系、系統工程系等,共32個本科專業,49個碩士學科專業,29個博士學科專業,11個博士后流動站。該校建有中國航空科學技術研究院北航分院,下設21個研究所、15個跨系跨學科的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61個研究室、84個實驗室,共有800多名專職研究人員,可提供涉及材料、無線電、導航、微波、自動控制、液壓、發動機、流體及固體力學、空氣動力學、飛行器設計、人機工程及環境工程、計算機應用軟件系統等技術。
北航的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十分活躍,在學校大學生科協的領導下成立了許多業余協會和團體,其中以航模制作為主的小飛機協會最為有名。北航雖然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學校,但北航學子在文藝活動方面也很活躍,北京市大學生歌舞團設在北航,而北航校合唱團在歷屆的高校比賽中都獲得一等獎。此外,北航還是一所排球重點院校,校內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
北航的通信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7號(郵編:100083),要獲取更詳細的資料,可以點擊北航的網址:http://www.buaa.edu.cn。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