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青少年學生覺得數學枯燥無味,因而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有點厭惡。楊樂說,興趣很多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可以培養的。多接觸數學,多下工夫,就會對數學有感受,水平也就可以提高,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自己多下工夫,學得比較好了,慢慢興趣也就提高了。
楊樂認為,數學對個人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因為要研究幾何圖形,所以經過數學的學習以后,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就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數學是非常嚴謹的科學,需要非常嚴格的推導,所以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加強一個人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要解決一個數學問題,需要對它進行分析,最后還要進行歸納,能提高一個人的分析和歸納能力;當然還有證明和計算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匯總即可提高一個人的創新能力。
楊樂說,數學是中小學的一門重要課程,同時數學也是大學里絕大多數科系的一門非常重要和基礎的課程,對人的綜合能力培養意義深遠。對于非數學系的學生,無論是讀理還是學工,或是學習經濟、金融、管理等,其數學能力的高低對于成才同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內外有很多尖端人才,在各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人往往有一個特點,就是數學功底非常強。我也碰到過很多科學院的其他學部的院士以及工程院的院士,其中不少人跟我提過,說他們在中學的時候,原來對數學很有興趣,而且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大學里也對數學很愛好,只是由于種種原因,最后沒有念數學系,但是他們覺得在后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學習數學時所下的工夫,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堅持不懈是成功的關鍵
一個人要嘗到成功的喜悅,最重要的是靠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能不能主要靠天賦?楊樂說,不僅僅是數學,其他學科也一樣,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十年飛速的發展以后,每門學科都有古今中外很多學者對它作出了各種貢獻,使得每門學科都形成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如果想要在此基礎上繼續做出成績的話,首先要對這個領域里前人的主要思想、理論和方法有個全盤掌握,這樣才能夠“站在上面”繼續提高。
這不是靠一點兒小聰明能夠完成的,如果下定了決心努力,但如果你的努力只是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的話,并不會有太顯著的成效。因為各門學科的內容都太豐富,尤其像數學這樣的學科,它需要嚴格的循序漸進才能有所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成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拿出持久的精神,拿出跑“馬拉松”的精神,而不是像跑百米那樣去沖刺,那樣不管用。
計算機不能代替數學
也許有人會問,現在不是有計算機嗎?計算機將來是不是就能代替數學了?楊樂說,計算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現在確實發揮著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計算機并不能代替數學,計算機對數學的某些方面可以起輔助作用,比如說在應用數學和計算數學方面。
但是對純粹數學,比如說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計算機就不能代替數學的推理。另一方面,要使計算機在各門學科和高新技術研究方面有更廣泛的應用,首先就需要數學科學工作者建立起一定的數學模型,有了數學模型以后,還要考慮采用比較合適的計算方法。所以計算機并不能代替數學,反過來數學還可促進計算機更好地“運轉”。
2009年2月24日 出處:大眾科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