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當時陳先生已很有名了吧?
吳文。核1943年到美國普林斯頓研究院,與愛因斯坦成了同事,很快便完成平生最得意的“高斯—博內公式”證明及構建陳氏理論,為大范圍微分幾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成為整個現代數學的重要構成部分。由此,1946年大數學家霍普夫在《數學評論》寫文章說,“微分幾何進入新時代!笨梢哉f,陳先生那時就在國際上成了大名,當之無愧的中國數學第一人。
記者:和這樣一位素不相識的大名人相見,您當時心里忐忑嗎?
吳文。阂矝]什么,他的態度一直很和藹,談話時,他翻了一下我送上的數學研究心得,就指出我的方向不對。
記者:怎么不對?
吳文。嚎箲8年我自己摸索,結果陷在數學名詞的倒來倒去之中,鉆進了牛角尖。陳先生一句話,把誤入歧途的我拉回來走到今天,這是我一生的轉折點。
那次見面,當時談的時間相當長,主要是問我的情況,我記得我當時說想加入他領導的數學所,但他沒明確表態。一直是到臨別,送我到門口,他忽然說了句:“你的事我會記在心上的!睕]幾天,通知來了!
記者:通知來了,去干嗎?
吳文。合壬屛业綀D書館看書,就“不聞不問”了。直到一年后,突然有天找我,叫我“還債”,我當時莫名其妙(笑),我又沒有欠誰的錢,還什么債?陳先生就解釋說,你看了那么多人家的研究成果,吸收了人家的東西,就是欠了人家的債,現在你自己也得做出東西來,還給別人。這個說法,絕!(大笑、咳嗽)這是陳先生的創造,我從沒聽誰這樣說過。只是,本來我很快樂地一天到晚泡在圖書館,這一來,陳先生逼我做學問,弄得我很傷腦筋了(笑)。
記者:高明的大師大概就是這樣子吧,關鍵點一下?
吳文。簩,一下把我點醒了。我想他這個“還債”,也適用于所有搞研究的,適用于現在的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