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與科學的春天

      1978年1月,《人民文學》發表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轟動一時,主人公陳景潤和作者徐遲家喻戶曉。這之后不久,1978年3月,“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陳景潤摘掉了“白專”帽子。可以說,《哥德巴赫猜想》的發表,是新時期科學春天的序曲。

      30年過去了,陳景潤和徐遲都已去世,作為當時負責組織寫作《哥德巴赫猜想》的編輯,回想起當年,本文作者仍激動不已。  

        

      對寫陳景潤,伍修權讓徐遲下定了決心。  

      1977年10月,《人民文學》雜志社得到一個消息,全國科學大會將要召開。科學大會的召開,預示科學的春天即將到來。我們深受鼓舞,同時也就想到了自己應負的責任和使命。作為—家全國性的文學刊物,《人民文學》如能在這個時候組織一篇反映科學領域的報告文學,讀者一定會喜歡看的,同時也可借此推動思想解放,呼吁人們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   

      然而,寫誰好呢?又請誰來寫呢?編輯部就這兩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對于報告文學來說,選題和選作者同等重要,如果兩者都選準了,這篇作品幾乎可以說就成功了。   

      突然間,我們想起當時社會上流傳著一個叫陳景潤的數學家的故事。一個傳言是,美國有一個代表團來訪問,見到我國領導人就問陳景潤。領導就讓人找,結果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找到了,說這個人是個“怪人”,是走“白專”道路的,有許多不食人間煙火的笑話和“自私”的行為。

      但是,我們了解到,“哥德巴赫猜想”在國際數學界是一個大難題,陳景潤在國內沒有刊物發表論文的情況下,把論文偷偷寄到國外發表了,引起國際數學界的重視,是很了不起的。鄧小平在1975年整頓期間得知陳景潤的情況后說:“中國能有1000個陳景潤,就了不得了。”我們一致認為,就寫陳景潤吧!不管怎樣,他是有貢獻的。

      把這個選題確定下來以后,我們又開始考慮,請哪個作家來寫比較好。這時,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徐遲。徐遲是詩人,也是散文家和翻譯家。1964年,他曾在《人民文學》發表過一篇名為《祁連山下》的報告文學,該文寫的是敦煌的大藝術家常書鴻,這是一個知識分子題材的作品。而且,他寫李四光的報告文學《地質之光》,也即將在《人民文學》發表。那時作家寫工農兵的比較多,寫知識分子的比較少,因此大家一下子就想到了徐遲。

      我以前和徐遲就認識,所以雜志社讓我和他聯系。徐遲原來在《詩刊》做副主編,后來響應中央的號召“作家到火熱的生活中去”,連編制也轉到了湖北省文聯。我在電話中先問候了他,他告訴我身體還好。我告訴他我們的打算,徐遲說單位正要動員他退休,他準備回老家浙江湖州南潯鎮看房子,如果要他做這個事,就必須跟單位打招呼。我說:“可以,我們借調你出來。”他說,能這樣那我當然太高興了。   

      我跟他們單位的領導說明了這個事情,由于《人民文學》是全國性刊物,單位也表示支持。我告訴他單位同意了,他很興奮,但是對寫陳景潤,他只是說“試試看”。我說我安排你住招待所,他說不用,我住親戚家。兩天后,他就到了北京。   

      這時,一位老同志的意見讓徐遲下定了決心。那位老同志說:“陳氏定理,了不起啊!應該寫。”這位老同志是誰呢?我事后才知道,原來是徐遲的姐夫、解放軍總參謀長伍修權將軍。徐遲到北京后就住在他家。   

      不像傳說的那樣“傻”、“癡”,陳景潤很有政治頭腦   

      徐遲下決心寫之后,我馬上與科學院電話聯系。我說明來意之后,接電話的人委婉地說,我們科學院有很多又紅又專的科學家,陳景潤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你們寫出來以后怎么作為典型宣傳?他表示要向領導匯報。當時中國科學院的領導方毅思想很開明。我又跟他的秘書聯系,秘書告訴我方毅同意寫。我就與數學研究所第五科室聯系,黨支部書記李尚杰很熱情,他表示歡迎我們到數學所。   1977年一個艷陽秋日里,我陪同徐遲到了北京西郊中關村的中科院數學所。李尚杰接待了我們,他是一位深受科學家愛戴的轉業軍人干部。陳景潤對他更是百般信賴,什么心里話都對他說。他說小陳人挺好的,可能外面傳言說他有一些怪毛病。我這里有很多資料,你們先看一下,然后他就出了辦公室。   

      過了一會兒,李尚杰回來了,后面還跟著一個人,穿一身藍色的棉制服。他個兒不高,戴著一個棉帽,一張娃娃臉紅撲撲的,顯得很年輕。李尚杰說,這就是陳景潤,然后介紹了我。我給他介紹了徐遲,陳景潤說,徐遲,我知道,他是詩人,我讀過他的詩。兩人很快拉近了距離。   

      我們說明來意后,陳景潤像小孩一樣發出了連珠炮,說不要寫我不要寫我,要寫敬愛的華主席、敬愛的葉副主席、敬愛的鄧副主席、敬愛的李副主席……   徐遲笑了,就說我不是寫你,是來寫數學界,來寫四個現代化的,但是要采訪你。陳景潤說那行,我一定給你提供材料。他說話用的都是書面語言,沒有自己的說話習慣。   于是,我們便隨意交談起來。徐遲問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攻關最近進展情況如何?他說:“到了最后關頭,但也是難度最大的階段。”他說看到葉劍英元帥最近發表的《攻關》一詩,很受鼓舞。說著,他就順口背誦出來:“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背誦完了,他充滿信心地說:“我要繼續苦戰,努力攻關,攀登科學高峰。”   

      我們又問陳景潤最近還在考慮什么問題。他說,不久前收到國際數學聯合會主席先生的一份邀請函,邀請他去芬蘭參加國際數學家學術會議,并作45分鐘的學術報告。據主席先生在信中介紹,出席本次會議的有世界各國學者3000多人,但確定作學術報告者只有十來名,其中,亞洲只有兩名,一個是日本的學者,另一個便是他。他覺得事關重大,便將此信交給了數學所和中科院領導,當時,中科院領導接見了他和李尚杰,親切地對他說,你是個大數學家,國家很尊重你,這封信是寫給你的,由你考慮去還是不去,考慮好了,你可以直接回信答復,告訴我一聲就是了。   

      這使陳景潤很受感動,領導這么信賴他,科學院這么關懷他,他從內心里感激!回到所里,經過一番認真考慮,并作了一些調查研究之后,他很快寫了一封回信。他信里大致有三點內容:第一,我國一貫重視發展與世界各國科學家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友好關系,因此,我感謝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請;第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個省,而目前臺灣占據著國際數學聯合會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參加;第三,如果驅逐了臺灣代表,我可以考慮出席。回答是何等富有原則而圓滿!簡直出乎我們的意料!他絕不像傳說的那樣“傻”、那樣“癡”,而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科學家。   

      他還向我們述說了一些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殘酷批斗的慘狀,以及他如何施計躲避參加斗爭他的老師華羅庚教授的情景。   聽到這些令人感動的故事后,我和徐遲增進了對他的了解,消除了某些誤解。當然他也的確有些怪癖,但多半屬于性格所致。徐遲動情地悄聲對我說:“周明,他多可愛,我愛上他了!就寫他了。”   

      當晚,我安排徐遲住進中關村科學院招待所后,立即返回城里,直奔東總布胡同46號張光年家,當面向他述說了當日我們的感受。張光年當時是《人民文學》雜志主編,他饒有興味地聽著,還不時提問。考慮片刻,他斬釘截鐵地說:“好哇!就寫陳景潤,不要動搖。你轉告徐遲同志,我相信他會寫出一篇精彩的報告文學,就在明年一月號《人民文學》發表。”張光年的果斷拍板,促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問世。 作家“陰謀”闖進陳景潤那6平米的宿舍   

      為了寫好這篇報告文學,徐遲進行了深入采訪和大量調查研究。徐遲買了一本馬克思的《數學手稿》,他還先后閱讀了《中國古代數學史》,華羅庚的名著《堆壘素數論》、《數論導引》等。讀不懂,他就向數學家請教。這期間,他花了很多工夫“啃”陳景潤的學術論文。我說:“好懂嗎?”他搖搖頭說:“不好懂,但是要寫這個人必須對他的學術成就了解一二。雖然對于數學,不能叫都懂,但對數學家本人總可以讀懂。” 徐遲住在中關村,白天黑夜都排滿了采訪日程。有講陳景潤好的,也有對陳景潤有看法的。講好的、講壞的,正反兩方面意見徐遲都認真傾聽。他說:“這樣才能做到客觀地全面地判斷。”

      有天,徐遲在食堂吃飯,有位女同志知道他是來寫陳景潤的,便直言勸他:“別寫陳景潤。科學院、數學所的優秀科學家多的是,干嗎非寫陳景潤!這可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寫寫數學所的楊樂、張廣厚多好啊。” 當然,采訪中贊成寫陳景潤的人也不少。

      在數學研究所,徐遲去了陳景潤經常出入的圖書館,去了他的辦公室,跟他一起進食堂,一塊兒聊天,還去看了“文化大革命”中陳景潤被毒打滾下樓來的那個樓梯。很快,他和陳景潤成了知心的朋友。陳景潤原本自我保護意識很強,這時候打開心扉,同徐遲說了很多心里話。

      但是我們唯獨沒有看到過一個重要的地方——陳景潤解析“哥德巴赫猜想”的那間6平方米的房間。如果不看看這間小屋,勢必缺少對他攻關的環境氛圍的直接感受,那該多遺憾!為此,我們一再向李尚杰表達這個小小的愿望。李尚杰說:“小陳可是從來不讓人進他那間小屋的!他每次進了門就趕緊鎖起來,使得那間小屋很神秘。我倒是進去過,如果你們要進,只能另想辦法。要不,咱們搞點‘陰謀詭計’試試看。”

      經策劃,有一天,我和徐遲、李尚杰三人一同上樓。臨近陳景潤房間時,李尚杰去敲門,先進屋。我和徐遲過了十分鐘后也去敲門,表示找李尚杰有急事。陳景潤還未反應過來,李尚杰就搶先給我們開了門,來了個措手不及,我和徐遲迅速跨進了屋。陳景潤只好不好意思地說:“請坐,請坐。”其實,哪里能坐呀!我環顧四周,室內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張簡陋的辦公桌和一把椅子。墻角放了兩個鼓囊囊的麻袋,一個裝的是他要換洗的衣服,另一個全是計算題手稿和廢紙。辦公桌上除了常用的一小片地方,其余桌面上落滿了灰塵。他有時不用桌子,習慣將床板的一角褥子撩起,坐個小板凳趴在床上思考和演算。   

      徐遲通過深入采訪,經過一番梳理、思索和提煉,反復斟酌,幾番修改,終于完成了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我和他一起討論并請李尚杰來訂正了一些事實。徐遲把稿子改好以后,我送交給了張光年。他看了以后連聲說好。   

      1978年1月,《人民文學》以醒目的標題,在頭條刊發了《哥德巴赫猜想》。這篇報告文學把一個“畸形人”、“怪人”還原成了一個正常人,顛覆了以往報告文學以工農兵為主角、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的做法。它在塑造科學家形象方面走在了時代前列,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科學的春天到來了   

      《哥德巴赫猜想》一經問世,立即引起讀者熱烈反響。許多人爭相購買和競相傳閱,各地報紙、廣播電臺紛紛全文轉載和連續廣播。有人格外喜歡文中第六節對“文化大革命”尖銳批判的精彩描寫,有的人甚至能夠背誦出來。當時,中央關于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尚未作出,而人們積壓已久的憤懣被徐遲痛快地說了出來,這正是徐遲作為一個報告文學作家的政治敏銳。   

      一時間《哥德巴赫猜想》飛揚神州大地,幾乎家喻戶曉。陳景潤也因此名聲大噪,天天都有大量讀者來信飛往數學所。過了幾個月,我和徐遲再去數學所看望陳景潤時,他指著堆滿辦公室的若干滿滿當當的麻袋,既興奮又憂慮地告訴我們:“這么多的來信叫我怎么辦呢!”起初少量來信,他還回得過來,成麻袋成麻袋的就不好辦了。他覺得不回信,對不住熱情的讀者,也不禮貌,可要一一作復實際上又不可能,他因此感到不安。   

      其中,還有些信是—些女孩子寫的,有的對他表示同情,有的表示愛慕他,愿和他結為伴侶,照料他的生活,還有附寄了照片的。陳景潤很善良,也很純真,這類信,他說都放在一起,鎖起來,免得有人利用。   

      在一片贊譽之中也有不和諧的聲音,有人投書《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雜志,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陳景潤算不算又紅又專的典型,宣傳陳景潤會不會使青年鉆研業務不問政治走偏方向?

      回答這個問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中國青年》雜志發起了“在青年中可不可以提倡學習陳景潤”的討論。《中國青年報》刊登了評論員文章《為了四化要又紅又專——從陳景潤談起》。文章認為,陳景潤為了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不畏艱難困苦,頑強堅持攻關,這就是紅。

      1978年3月18日,陳景潤和6000多名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的科學家一起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科學大會,陳景潤和他的老師華羅庚教授一起坐上了主席臺。 在大會上,鄧小平說:一個人,如果愛我們社會主義祖國,自覺自愿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工農兵服務,應該說這就是初步確立了無產階級世界觀,按政治標準來說,就不能說他們是白,而應該說是紅了。摘掉了“白專”帽子的陳景潤被請到臺上作典型發言,又作為著名科學家代表受到黨中央領導接見,陳景潤和鄧小平握手的照片也成為那個時代的見證。

      科學的春天到來了,知識和科學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思想解放的沖擊波開始震撼人們的心靈。   

      摘自《百年潮》   2008年第10期 周明 文 天天新報 2008-10-11  

       
      99热亚洲精品6码| 成年黄页网站大全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美女扒尿口让男人桶动态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高清片|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色狠狠狠色噜噜噜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办公室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a精品视频| 三级麻豆网站在线播放|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5060网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