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九六四年修建成昆、貴昆、川黔鐵路時,華羅庚同志來到工地,他不顧自己的腿腳不便,沿著凹凸不平的施工便道,到過許多隧道、橋梁工地,為廣大干部戰士和職工講解統籌法和優選法。他以通俗的比喻,深入淺出地解釋高深的數學理論,深受大家的歡迎。他往往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統籌法,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同志也能懂得這一數學理論的梗概。他還親臨現場指導運用統籌法組織施工,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為西南鐵路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共同工作中,我和華羅庚同志也結成了莫逆之交。
華羅庚同志的座右銘是“見面少敘寒喧話,多把學術談幾聲”。在我和他的多年交往中,見面時也很少講客套話,談的大多是學術和國家經濟建設中的問題。他學識淵博,待人謙虛誠懇,每次談話都能使我得到教益。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不顧體弱多病,更加不辭辛勞地奔走于全國各地,協助各行各業解決了實際工作中的許多問題。華羅庚同志桃李滿天下,無論平時在家還是因病住院,總是門庭若市,前往求教的門生學者絡繹不絕,他始終以誨人不倦的精神熱情相待,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人才。今年三月二十五日,在政協會議上,我曾向他請教“雜交有限元”這個數學名詞,他表示這個數學方法很有用,等他從廣州回來再談。我對他說:“你是國家的瑰寶,南方的陰雨氣候對你身體不利,一定要注意保重。”但他毫不在意地笑著說“沒關系”,反而在紙條上寫下“祝呂老身體健康,更健康”。不料這次見面競成為永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共產黨員華羅庚同志的逝世,是黨和國家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失。巨星隕落了,但給人們留下永不消失的光和熱。不僅是知識分子和科學工作者應該向華羅庚同志學習,各行各業的同志們都應當繼承和發揚華羅庚同志生命不息、戰斗不已的拼搏精神。要象胡耀邦同志在給華羅庚同志信中所號召的那樣,齊心協力為建造社會主義的“通天塔”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