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首先應當提出的是不急不躁,細嚼慢咽。一步不懂不輕易走下一步,每一方法都力求運用熟練。讀十本八本,不甚了解,反不如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讀得精通爛熟。所謂爛熟不只是會背會算,而是能掌握基本精神、基本原理,能夠靈活運用,并且必須注意它的連貫性,依照深淺,一本一本地學習下去。
在科學研究上一定要樹立攀登科學高峰的雄心壯志。沒有雄心壯志的人,他們的生活缺乏偉大的動力,自然不能盼望他們會有杰出的成就。并不是說,搞尖端科學研究,搞發明創造才需要雄心壯志,搞一般的工作就不需要雄心壯志。任何工作都可以精益求精,所謂“行行出狀元”,沒有雄心壯志的人,是不可能主動地把工作搞得很出色的。
雄心壯志并不是好高鶩遠、急躁速成,它和空想不同之處在于:有周密的計劃——踏踏實地安排好實現計劃的具體步驟。使我們通過努力,能一步步地接近目標。
我始終認為:天才是“努力”的充分發揮。惟有學習,不斷地學習,才能使人聰明;惟有努力,不斷地努力,才能出現才能。
對于一個科學家來說,失敗和成功比較起來,失敗是經常的,而成功是少量的......科學研究的過程,是曲折上升的過程,在這中間,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眼看要成功了,但又失敗了。眼看已經失敗了,但經過一翻的深思苦想以后,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呈現了希望。
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待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明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于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