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哈代曾給海爾布倫留下了一張紙條:“華來時,請轉告他,他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哈代知道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因此極力鼓勵他攻讀博士。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至少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海爾布倫問華羅庚:“你打算攻讀哪門課程?我們將給你幫助。”不料華羅庚回答說:“謝謝你的好意,我只有兩年的研究時間,自然要多學點東西,多寫些有意思的文章,念博士太浪費時間了。我不想讀博士,我只要做一個訪問學者。我來劍橋大學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學位。”
聽到這番話,海爾布倫感到很意外,接著說:“東方來的人,不稀罕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者,你還是第一個。我們歡迎你這樣的訪問學者。”
后來華羅庚一次在與朋友鐘開萊、陸天臺喝茶聊天時,陸天臺又親口問過華羅庚:“為什么你一年之中完成了十一篇文章,每一篇可得一個學位,卻因沒有交學費給校當局,而不獲學位呢?” 華羅庚笑笑說:“錢不夠呀,學費貴極
了,也就算了。”他去劍橋大學始終沒有辦理正式入學手續。那時他已經把博士的名譽、地位完全放在了一邊。他在著力追求真才實學,作出好成果,為國爭光。海爾布倫很快成為華羅庚的好朋友,在求學和生活中給他提供了很多的幫助。
華羅庚盡量利用在劍橋大學良好的學術環境,在數論與分析方面都下功夫學習。后來他在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有人去英國,先補習英文,再聽一門課,寫一篇文章,然后得一個學位。我聽了七八門課,記了一厚疊筆記,回國后又重新整理了一遍。仔細加以消化。在劍橋時,我寫了十多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