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紀
托勒密在公元一百三十年左右時使用巴比倫人的六十進制系統連同表示空白位置的符號
O。這個期間托勒密在數字間及數字尾端使用這個符號。您可能認為至此將零視為空白位置的表示符號終于堅實的確立了。在這個時候,人們看到的它代表的是空位。
約公元150年 希臘托勒密著《天文學》,發展了三角學。
150年左右,古希臘的托勒密著《數學匯編》,求出圓周率為3.14166,并提出透視投影法與球面上經緯度的討論,這是古代坐標的示例。
魏晉時期中國數學在理論上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中趙爽(生卒年代不詳)和劉徽(生卒年代不詳)的工作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數學理論體系的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