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當水星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我們在太陽圓面上會看到一個小黑點穿過,這種現象稱為水星凌日。黑色小圓點就是水星的投影。水星凌日發生在五月初或十一月初,平均每百年出現十三次水星凌日的現象。最近發生的水星凌日:2003年5月7日、2006年11月8日、2016年5月9日。地球每年5月8日前后經過水星軌道的降交點,每年11月10日前后又經過水星軌道的升交點。所以,水星凌日只能發生在這兩個日期的前后。
由于水星的公轉速度比地球快,它將從日面的東邊進來、西邊退出,分別稱為凌始、凌終,通過較高倍率的目鏡,可以看到凌始、凌終的過程。
觀測水星凌日必須借助望遠鏡。雙筒望遠鏡物鏡(前鏡)直徑70毫米的較理想;需要選購多層鍍膜的物鏡,通常鍍綠膜、藍膜的較好。需要著重指出的是,觀察水星凌日,千萬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太陽,要注意保護眼睛。
正規的凌日觀測要進行描圖,因此要選擇帶有投影屏的天文望遠鏡。一臺帶有赤道儀并配備有電跟的望遠鏡會使你在長時間觀測中更加輕松。
在入凌前,要把表對得盡量準確,應盡可能的調整好極軸,并把東西線畫好(或把觀測用紙調整好),把太陽上的可見黑子描繪于觀測用紙上。描圖時,要注意手不要壓屏幕,頭不要碰屏幕,盡量保持屏幕穩定,增加準確度。描完黑子后,就進入了準備的最后階段。這時,眼睛要目不轉睛地注視日面的東邊緣,當看到圓滑的邊緣像日食似的剛開始缺了一小塊時,意味著凌日開始了。應立刻記下時間,這便是入凌時的外切時間(日面東邊緣與金星西邊緣外切的時刻),并描出外切的位置。同樣,也應記下入凌時的內切時間(日面東邊緣與金星東邊緣內切的時刻),描出內切的位置。這時,整個金星已經完全處于太陽的圓面之內了。從此刻開始,要每隔半個小時把水星的位置在同一張觀測用紙上描繪一遍,在每個位置上注明時間,直至即將出凌。整個凌日過程中,為了保證儀器的安全,不要總是讓儀器工作。在休息時,蓋上鏡頭蓋,關掉電跟(如果有的話),盡可能的讓儀器冷卻。由于投影觀測不用深暗的濾光片或根本不用,目鏡片的溫度常達到幾百度,因此要謹防燙傷和鏡片炸裂,不要用手靠近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