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解前沿科技動態,科普中國前沿科技項目推出“帶你讀懂科學頂刊”系列文章,精選權威期刊的優秀論文,第一時間用通俗語言進行解讀。讓我們透過頂刊之窗,拓寬科學視野,享受科學樂趣。
?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松鼠是森林里的小農夫,靠堅果、種子和嫩芽填飽肚子。
加州地松鼠
(圖片來源:Sonja Wild, UC Davis.)
可你能想象嗎?一只加州地松鼠突然躡手躡腳地接近一只田鼠,緊接著猛地撲過去,咬死后將它叼回洞穴——這樣的畫面不再是動物紀錄片中的特例,而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一幕。
正在享用田鼠大餐的地松鼠
(圖片來源:Sonja Wild, UC Davis.)
?
一個不尋常的夏天
2024年的一項研究首次系統地記錄了加州地松鼠捕獵田鼠的行為,這一發現背后,有著更多值得探討的生態故事。
這項研究發生在美國加州的Briones區域公園。研究團隊從2013年開始追蹤當地的加州地松鼠種群,每年夏天捕捉并標記它們,用于觀察長期的行為變化。
加利福尼亞田鼠
(圖片來源:Sonja Wild)
然而,2024年的夏天卻與以往大不相同:研究人員注意到,田鼠的數量突然飆升,達到了過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七倍多。
從2016年至2024年,加州田鼠的報告數量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田鼠成群結隊地在草地上活動,為地松鼠提供了一場“肉食盛宴”。
捕獲獵物的地松鼠
(圖片來源:Sonja Wild, UC Davis.)
地松鼠主要生活在地面,會挖掘復雜的洞穴系統作為棲息地,而松鼠則棲息在樹上,擅長攀爬和跳躍。
“這是一次典型的‘資源脈沖’現象,”研究負責人解釋,“當環境中某種食物資源短時間內大量出現,動物的行為模式就會發生顯著變化。”換句話說,加州地松鼠的捕獵行為并非它們基因里的“新技能”,而是對田鼠數量暴增的自然反應。
從6月到7月,研究團隊在公園的草地上安排了總計146小時的觀察,從早上8點到中午12點。觀察方法很講究,研究人員坐在離松鼠至少20米遠的地方,用雙筒望遠鏡記錄它們的每一個舉動。結果顯示,在短短兩個月內,團隊記錄到了74次與田鼠的互動,其中包括31次地松鼠主動捕獵的場景。
一只地松鼠帶著一只田鼠逃跑
(圖片來源:Sonja Wild)
捕獵的畫面十分精彩。大多數情況下,地松鼠會先保持低姿態,小心翼翼地靠近田鼠,甚至學會了“潛伏”的技巧——降低身體,減少動作和聲音。接近目標后,它們會快速發起追逐,并用前爪牢牢按住田鼠,緊接著咬向田鼠的頸部。整個過程充滿張力,就像縮小版的獅子捕獵。
盡管地松鼠在捕獵上顯得熟練,但成功率并不算高。31次捕獵中,只有17次成功(成功率約55%)。失敗的情況多是田鼠在追逐中逃脫,或者在被短暫捕獲后反擊掙脫。研究人員還觀察到幾次田鼠咬傷松鼠的情況,顯然捕獵對地松鼠來說也并非完全沒有風險。
6月初到6月中旬,捕獵和食用事件幾乎沒有發生,但從6月底開始,這兩種行為迅速增加,并在7月初達到高峰。隨后,事件數量逐漸減少,到7月中旬接近于零。
地松鼠的行為表現出強烈的機會主義特性,在田鼠數量多時積極捕獵。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
先剝皮再吃肉,搶著吃真香!
成功捕獲田鼠后,地松鼠通常會把獵物叼到隱秘的地方再進行處理。研究團隊發現,松鼠有一套固定的“進餐程序”:它們會先咬下田鼠的頭部,隨后剝去毛皮,再食用暴露的肌肉和內臟。食用的順序和方式表明,松鼠對肉類資源的利用遠比我們想象得復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捕獵和食用行為幾乎沒有性別和年齡的限制。無論是成年地松鼠還是幼年地松鼠,無論公母,它們都展示了捕獵的意愿和能力。這種現象表明,捕獵行為很可能是地松鼠一種機會性反應,而不是某些特定群體的專屬技能。
捕獵成功并不意味著“獵物”屬于捕獵者自己。研究團隊還記錄了8次松鼠之間圍繞田鼠尸體的競爭行為。這些競爭包括直接搶奪、推搡甚至追逐,但也有幾次觀察到較為罕見的“社會容忍”現象——一只松鼠允許其他松鼠食用自己留下的獵物殘余。
地松鼠食用捕獲的田鼠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這些場景說明,田鼠對地松鼠來說是一種相對稀缺但高能量的食物資源。相比平時的種子或嫩芽,田鼠的肉顯然更值得爭奪。競爭的場面凸顯了肉食資源對地松鼠種群內部關系的影響,也為我們理解地松鼠的社會行為提供了新的線索。
?
松鼠并非純素者,但也不是肉食動物
這項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加州地松鼠并非嚴格的素食者。早在幾十年前的研究中,就有記錄顯示某些地松鼠會偶爾捕食昆蟲或鳥蛋,甚至食用同類的幼崽。然而,這些行為大多是偶然事件,未能形成系統的研究。而這次研究通過田鼠數量的激增,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理解地松鼠的“機會主義雜食”特點。
實際上,地松鼠的行為靈活性是一種生態適應。植物性食物仍是它們的主要來源,而肉食更多是環境壓力或機會條件下的補充。2024年的田鼠數量激增,降低了捕獵的難度,讓更多地松鼠能夠嘗試這一新的食物來源。
簡單來說,還是田鼠肉太多了,想不吃都難……吃肉或吃素,對它們來說,更多取決于“哪里有食物,怎么吃最容易”!
?
參考文獻:
1. Smith J E, Ingbretson J E, Miner M M, et al. Vole hunting: novel predatory and carnivorous behavior by California ground squirrelsJ. Journal of Ethology, 2024: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