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鳥類遷徙習性的不同,可分為留鳥、候鳥、迷鳥幾個類型:
1. 留鳥:終年棲息于同一地區,不進行遠距離遷徙的鳥類物種。如我們最熟悉的喜鵲、麻雀等。
2. 候鳥:在春秋兩季,沿一定路線在繁殖區和越冬區之間進行往返遷徙的鳥類。如天鵝、家燕、燕雀等。
根據候鳥在某一地區的旅居情況,又可分為如下幾類:
- 夏候鳥:在某一地區,該鳥夏季來此繁殖,秋季離開,這種鳥就稱為這一地區的夏候鳥。杜鵑、家燕等為北京的夏候鳥。
- 冬候鳥:冬天在這一地區越冬,而春天遷往繁殖地的鳥,在其越冬的地方就稱為該地區的冬候鳥。如,斑頭雁在我國青海湖繁殖在藏南越冬,它就是青海湖地區的夏候鳥,而是藏南地區的冬候鳥。
- 旅鳥:某種鳥在遷徙過程中經過一地區,它不在此地繁殖,也不在此地越冬,而是短暫停留一段時間,這種鳥就稱為該地區的旅鳥,如許多鸻鷸類在我國東部地區就為旅鳥。


3. 迷鳥:指那些在遷徙過程中由于狂風等某種特殊環境、氣候因素而偏離正常的遷徙路徑,而偶然到異地的鳥類個體。如埃及雁在北京只有一次紀錄,屬于北京地區的迷鳥。
這樣的劃分是有地區局限性的,例如,綠頭鴨在東北地區是夏候鳥,而在長江流域卻是冬候鳥,因而,當我們提及鳥類居留型的時候,都要指明地點、區域而不是國家。